不同磷环境下玉米行粒数的精细定位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前言 | 第11-32页 |
·磷的作用 | 第11-13页 |
·磷素的现状 | 第11页 |
·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 | 第11-12页 |
·磷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2-13页 |
·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13-20页 |
·构建遗传图谱的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作图亲本的选择 | 第14-16页 |
·分子标记的种类及选择 | 第16-19页 |
·遗传图距与物理距离之间对应关系的估计 | 第19-20页 |
·QTL 定位研究 | 第20-29页 |
·QTL 定位 | 第20页 |
·QTL 定位的原理与方法 | 第20-23页 |
·影响 QTL 定位精确度的因素 | 第23-24页 |
·QTL 精细定位策略 | 第24-26页 |
·传统的QTL精细定位策略 | 第24-25页 |
·渗入系的利用 | 第25-26页 |
·QTL 定位的应用 | 第26-27页 |
·我国QTL定位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第27-29页 |
·关于玉米产量性状 QTL 的研究进展 | 第29-30页 |
·行粒数的定位研究 | 第30页 |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及意义 | 第30-31页 |
·本实验的研究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2-40页 |
·供试材料 | 第32-33页 |
·亲本选择 | 第32页 |
·NIL 群体的构建 | 第32-33页 |
·田间试验设计与管理 | 第33-34页 |
·性状调查与统计分析 | 第34页 |
·性状调查 | 第34页 |
·统计分析 | 第34页 |
·单株的 SSR 标记型鉴定 | 第34-38页 |
·单株 DNA 提取 | 第34-35页 |
·SSR 标记分析 | 第35-36页 |
·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36-38页 |
·基因型记录 | 第38页 |
·SSR 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38-39页 |
·建立数据库 | 第38页 |
·构建 SSR 连锁图谱 | 第38-39页 |
·新引物的合成 | 第39页 |
·主效 QTL 的精细定位 | 第39-4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50页 |
·作图群体的构建 | 第40页 |
·主效 QTL 的确认 | 第40-41页 |
·表现型和基因型分析 | 第41-44页 |
·单株的 SSR 基因型鉴定分析 | 第41-42页 |
·表现型分析 | 第42-44页 |
·在 qKN 区域发展新的引物 | 第44-45页 |
·qKN 的精细定位 | 第45-48页 |
·主效 QTL 的遗传效应验证 | 第48-50页 |
4 讨论 | 第50-55页 |
·QTL 初级定位和精细定位的关系 | 第50-51页 |
·QTL 初级定位 | 第50页 |
·QTL 精细定位 | 第50-51页 |
·QTL 初级定位和精细定位比较 | 第51页 |
·不同实验 QTL 定位结果不同的原因 | 第51-52页 |
·作图群体和合适引物密度的选择 | 第52-53页 |
·NIL 群体与 RIL 群体比较 | 第52页 |
·引物之间的合适密度 | 第52-53页 |
·对产量因子行粒数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 第53页 |
·本实验结果与其他实验结果比较 | 第53-54页 |
·下一步研究计划 | 第54-55页 |
5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