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2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13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一、阅读教学中自主讨论的概念、内涵及价值 | 第23-31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二) 基本内涵 | 第25-26页 |
(三) 价值与意义 | 第26-31页 |
二、阅读教学中自主讨论的构成、模式及理论依据 | 第31-43页 |
(一) 构成要素 | 第31-35页 |
1. 一般要素 | 第31-33页 |
2. 特殊要素 | 第33-35页 |
(二) 理想模式 | 第35-40页 |
1. 理想模式 | 第35-37页 |
2. 基本特征 | 第37-40页 |
(三) 理论依据 | 第40-43页 |
1. 读者反应理论 | 第40-41页 |
2. 自主学习理论 | 第41-42页 |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42-43页 |
三、阅读教学中自主讨论的过程与策略 | 第43-75页 |
(一) 实施过程 | 第43-57页 |
1. 前期准备 | 第43-48页 |
2. 基本环节 | 第48-54页 |
3. 监测与评估 | 第54-57页 |
(二) 基本策略 | 第57-75页 |
1. 合理选择阅读文本 | 第57-59页 |
2. 正确处理师生角色 | 第59-60页 |
3. 利用辅助工具推进讨论 | 第60-66页 |
4. 巧用讨论技巧深化讨论 | 第66-73页 |
5. 善用讨论规则巩固讨论 | 第73-75页 |
四、自主讨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叙事性课文的教学为例 | 第75-84页 |
(一) 叙事性课文的特点及教学安排 | 第75-76页 |
(二) 自主讨论在叙事性课文教学中的应用 | 第76-84页 |
1. 教学设计 | 第76-81页 |
2. 教后反思 | 第81-84页 |
研究小结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附录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讨论现状访谈提纲 | 第89-90页 |
附录2 《桥》课后调查表 | 第90-91页 |
附录3 《桥》拓展阅读材料 | 第91-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