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9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11-12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的依据 | 第13-14页 |
·现实依据 | 第13页 |
·理论依据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返乡农民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 | 第19-24页 |
·返乡农民工概念及问题提出背景 | 第19-20页 |
·返乡农民工概念界定 | 第19页 |
·返乡农民工问题提出背景 | 第19-20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况 | 第20-22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含义 | 第20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 第20-21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21-22页 |
·返乡农民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 | 第22-24页 |
·返乡农民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 | 第22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返乡农民工合理安置的重要平台 | 第22页 |
·返乡农民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辅相成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农民工返乡原因分析 | 第24-31页 |
·新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结果 | 第24-25页 |
·扩大内需战略导致农民工返乡 | 第24页 |
·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农民工返乡 | 第24-25页 |
·受国家惠农政策的吸引 | 第25-26页 |
·我国历来重视对农村的政策支持和建设投入 | 第25-26页 |
·我国同样关注农民工群体现状,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 第26页 |
·农民工处境尴尬,缺乏在城市立足条件 | 第26-28页 |
·农民工地位低下,缺乏被尊重 | 第26-27页 |
·农民工工作环境恶劣 | 第27页 |
·农民工工资偏低,难以在城市扎根 | 第27页 |
·户籍制度弊端,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 | 第27-28页 |
·家庭因素限制 | 第28-29页 |
·子女教育问题难以解决推动农民工返乡 | 第28-29页 |
·老人赡养义务造成农民工返乡 | 第29页 |
·自身条件限制 | 第29-31页 |
·生命周期趋近衰老促使年纪偏大农民工返乡 | 第29页 |
·婚姻问题造成农民工返乡 | 第29-30页 |
·生育造成大批农民工返乡 | 第30页 |
·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和缺乏专业技能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 第30页 |
·疾病和因公受伤导致农民工返乡 | 第30-31页 |
第四章 返乡农民工特点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 第31-37页 |
·返乡农民工主要特点 | 第31-32页 |
·返乡农民工年龄结构优势 | 第31页 |
·返乡农民工文化技能水平优势 | 第31-32页 |
·返乡农民工资金优势 | 第32页 |
·返乡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优势 | 第32页 |
·返乡农民工价值观念优势 | 第32页 |
·返乡农民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 第32-34页 |
·返乡农民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 | 第32-33页 |
·返乡农民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活富裕 | 第33页 |
·返乡农民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 | 第33页 |
·返乡农民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 | 第33-34页 |
·返乡农民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管理民主 | 第34页 |
·返乡农民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困境 | 第34-37页 |
·缺乏切实可行的具体政策指导 | 第34页 |
·返乡农民工资金缺乏且分散性强 | 第34-35页 |
·缺少准确可靠的农业信息来源 | 第35页 |
·缺少接受文化与职业技能培训机会 | 第35页 |
·返乡农民工就业观念亟待转变 | 第35-37页 |
第五章 返乡农民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 第37-41页 |
·引导返乡农民工多渠道合理就业 | 第37页 |
·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集中资金,创办中小型企业 | 第37页 |
·引导返乡农民工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 第37页 |
·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为返乡农民工提供良好环境 | 第37-39页 |
·政府要加大投资和宣传力度,改善返乡农民工金融投资环境 | 第37-38页 |
·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为返乡农民工提供良好建设环境 | 第38页 |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返乡农民工后顾之忧 | 第38-39页 |
·重视返乡农民工自身因素发展 | 第39-41页 |
·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 | 第39-40页 |
·对返乡农民工进行情绪疏导,鼓励其转变就业观念 | 第40-41页 |
总结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