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导言 | 第11-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5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5-18页 |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5-18页 |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8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创新处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 第21-27页 |
| ·农村文化的涵义、功能与特点 | 第21-24页 |
| ·农村文化的涵义 | 第21-22页 |
| ·农村文化的功能 | 第22-23页 |
| ·农村文化的特点 | 第23-24页 |
| ·农村文化建设及其特点 | 第24-25页 |
| ·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 | 第25-27页 |
| ·文化转型理论 | 第25页 |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思想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 第27-36页 |
| ·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回顾与主要成就 | 第27-32页 |
| ·新中国建立前的农村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 第27-28页 |
|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初期的农村文化建设 | 第28-29页 |
|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文化建设 | 第29-32页 |
| ·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6页 |
| ·农村文化建设缺少资金保障 | 第32-33页 |
| ·农村基层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 | 第33页 |
| ·农村科学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落后 | 第33-34页 |
| ·农村文化建设队伍配置缺乏合理性 | 第34页 |
| ·政府包办太多,农民的主观创造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 第34-35页 |
| ·农民获取文化资源的途径较为单一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构想 | 第36-50页 |
|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 第36-37页 |
| ·以人为本发展观指导的农村文化建设 | 第37-39页 |
| ·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第38页 |
|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 第38-39页 |
| ·建立高素质高水平农村文化建设领导班子,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 | 第39页 |
| ·以全面发展观为指导的农村文化建设 | 第39-42页 |
| ·丰富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 | 第39-40页 |
| ·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 | 第40-41页 |
| ·开展具有农村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 | 第41-42页 |
| ·协调发展观下的农村文化建设 | 第42-44页 |
| ·树立经济、政治、文化融为一体的观念 | 第42页 |
| ·加速统筹城乡文化建设,搭建城市文化资源向农村社会渗透的桥梁 | 第42-43页 |
| ·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交流平台 | 第43-44页 |
| ·建立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的农村文化建设 | 第44-50页 |
|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 第44-45页 |
| ·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 第45-46页 |
|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 第46-47页 |
| ·优化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 第47-48页 |
| ·持续实行三下乡活动 | 第48-50页 |
| 结语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