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1.1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含义及历史发展 | 第19-26页 |
| §2.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含义 | 第19-21页 |
|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含义的主要观点 | 第19-20页 |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特点及含义 | 第20-21页 |
| §2.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 第21-22页 |
| ·实践教学是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 第21页 |
| ·实践教学是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 第21-22页 |
| §2.3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历史发展 | 第22-26页 |
|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 第22页 |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 第22-23页 |
|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 第23页 |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成果及存在问题 | 第23-26页 |
| 第三章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 | 第26-38页 |
| §3.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情况 | 第26-27页 |
| §3.2 调查内容 | 第27-33页 |
|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知状况 | 第27-29页 |
|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的调查情况 | 第29-31页 |
| ·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 | 第31-32页 |
| ·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 | 第32-33页 |
| §3.3 经验及特点 | 第33-34页 |
| ·学校统一领导、各部门相互配合 | 第33-34页 |
| ·实践教学过程设计较合理 | 第34页 |
| ·实践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 第34页 |
| §3.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8页 |
| ·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参差不齐 | 第34-35页 |
| ·组织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 第35-36页 |
| ·有些环节落实不到位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对策 | 第38-53页 |
| §4.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制度建设和组织管理 | 第38-40页 |
|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宣传教育 | 第38-39页 |
| ·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 第39页 |
|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领导体制 | 第39-40页 |
| ·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各个环节 | 第40页 |
| §4.2 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 | 第40-45页 |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的、内容 | 第40-45页 |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学时和形式 | 第45页 |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要求 | 第45页 |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 | 第45页 |
| §4.3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课题指南 | 第45-50页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课题指南 | 第45-46页 |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课题指南 | 第46-48页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课题指南 | 第48-49页 |
| ·《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课题指南 | 第49-50页 |
| §4.4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 第50-53页 |
| ·确立科学考评理念 | 第50页 |
| ·考核评价的主体 | 第50-51页 |
| ·考核评价的客体 | 第51-52页 |
| ·优化考核评价方法 | 第52-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附录 | 第58-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