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新型有机锗化合物的合成及理论计算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研究背景第11-14页
     ·引言第11页
     ·有机锗化合物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本文创新点第14-15页
   ·本文未完成的工作第15-16页
第2章 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第16-22页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方法第16-17页
   ·耦合簇(Coupled Cluster, CC)方法第17页
   ·过渡态理论(Transition State Theory)第17-19页
   ·基组选择第19页
   ·振动频率分析第19-20页
   ·前线轨道理论第20页
   ·自然键轨道理论(Natural Bond Orbital, NBO)分析第20-22页
第3章 L-甲硫氨酸合锗的合成及表征第22-32页
   ·引言第22-23页
   ·研究现状第23-24页
   ·实验部分第24-25页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24-25页
     ·L-甲硫氨酸合锗的制备第25页
   ·样品表征第25-26页
   ·结果与讨论第26-31页
     ·样品的 XRD 分析第26-27页
     ·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第27页
     ·样品的 SEM 分析第27-28页
     ·样品的气质联用(GC-MC)分析第28-30页
     ·样品的1H-NMR 分析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Ge(C_5H_9O_2NS)_2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第32-40页
   ·引言第32页
   ·计算方法第32页
   ·结果与讨论第32-38页
     ·分子结构第32-34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34-35页
     ·原子电荷分布第35-36页
     ·UV-VIS 光谱分析第36页
     ·前线分子轨道成分和电子结构分析第36-38页
     ·电子吸收光谱第38页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5章 环己烷锗倍半氧化物合成过程的理论研究第40-62页
   ·引言第40页
   ·环己烯与三氯锗烷加成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第40-47页
     ·计算方法第40页
     ·结果与讨论第40-47页
   ·C_6H_11GeCl_3水解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第47-59页
     ·计算方法第47页
     ·C_6H_11GeCl_3一氯水解反应机理结果及讨论第47-52页
     ·C_6H_11GeCl_2OH 一氯水解反应机理的结果与讨论第52-57页
     ·C_6H_11GeCl(OH)_2水解反应机理的结果与讨论第57-59页
   ·本章小结第59-62页
第6章 配合物(AP)Ge(II)和(AP)_2Ge(Ⅳ)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第62-74页
   ·引言第62页
   ·配合物(AP)Ge(II) 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第62-68页
     ·计算方法第62-63页
     ·结果与讨论第63-68页
     ·小结第68页
   ·配合物(AP)_2Ge(Ⅳ)的量子化学计算第68-74页
     ·计算方法第68-69页
     ·结果与讨论第69-72页
     ·小结第72-74页
第7章 Et3GeCH=CH_2和Et_3SiOH 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第74-78页
   ·引言第74页
   ·计算方法第74页
   ·结果与讨论第74-76页
     ·反应机理第74-75页
     ·动力学计算第75-76页
   ·本章小结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4页
致谢第84-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研究
下一篇: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