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固载化离子液多相催化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乙烯酯及其过程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6页
   ·碳酸乙烯酯的性质和应用第9-12页
     ·碳酸乙烯酯的性质第9-10页
     ·碳酸乙烯酯的应用第10-12页
       ·环氧乙烷吸收剂第10页
       ·水解制备乙二醇第10-11页
       ·制备碳酸二甲酯第11-12页
       ·其他第12页
   ·碳酸乙烯酯的合成方法第12-16页
     ·光气法第12-13页
     ·酯交换法第13页
     ·卤代醇法第13-14页
     ·尿素醇解法第14页
     ·乙烯、O_2与 CO_2一步合成法第14-15页
     ·环氧乙烷和 CO_2加成法第15-16页
   ·环氧乙烷加成法合成碳酸乙烯酯的催化剂类型第16-23页
     ·金属与主族元素配合物催化体系第16-18页
     ·金属氧化物催化体系第18-19页
     ·季铵盐、膦盐和碱金属盐催化体系第19-21页
     ·离子液体催化体系第21-23页
     ·超临界 CO_2催化体系第23页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23-26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3-24页
     ·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6-34页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6-28页
     ·化学试剂第26-27页
     ·实验仪器第27-28页
   ·催化剂的合成第28-29页
     ·溴化 3-(2-羟基-乙基)-1-乙烯基咪唑(HEVIMBr)的合成第28-29页
     ·HEVIMBr 离子液的四元共聚(PMHS-HEVIMBr)第29页
     ·PMHS-HEVIMBr 负载到载体分子筛上第29页
   ·表征方法及仪器第29-30页
     ·凝胶色谱仪(GPC)第29页
     ·傅立叶红外光谱 (FT-IR)第29页
     ·核磁共振氢谱(1HNMR)第29-30页
     ·元素分析第30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XPS)第30页
     ·热重分析(TG)第30页
     ·比表面一孔径分析 (BET-BJH)第30页
     ·HITACHIS-4800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第30页
   ·分子筛对 PMHS-HEVIMBr 的吸附实验第30-31页
     ·分子筛的吸附动力学第30-31页
     ·分子筛等温吸附实验第31页
   ·催化剂的评价第31-34页
     ·催化反应的过程第31-33页
       ·间歇式催化反应第31-32页
       ·连续性催化反应第32-33页
     ·反应产物的分析第33-34页
       ·EC 标准曲线的测定第33页
       ·EC 气相色谱测定和计算方法第33-34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4-50页
   ·催化剂的合成结构表征结果第34-39页
     ·溴化 3-(2-羟基乙基)-1-乙烯基咪唑的结构表征第34-35页
     ·固载化离子液 PMHS-HEVIMBr 的表征结果第35-38页
       ·PMHS-HEVIMBr 的红外光谱第35-36页
       ·PMHS-HEVIMBr 的核磁氢谱第36-37页
       ·PMHS-HEVIMBr 的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37页
       ·PMHS-HEVIMBr 的热稳定性第37-38页
     ·分子筛与负载催化剂 QH-1 的表面及形貌表征结果第38-39页
       ·载体分子筛与负载催化剂 QH-1 的形貌第38-39页
       ·载体分子筛与催化剂比表面一孔径分析第39页
   ·分子筛对高分子离子液 PMHS-HEVIMBr 的吸附过程研究第39-41页
     ·吸附动力学第39-40页
     ·吸附等温线第40-41页
   ·碳酸乙烯的标准曲线的测定第41-42页
   ·反应条件对催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第42-44页
     ·时间对催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第42页
     ·温度对催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第42-43页
     ·压力对催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第43-44页
     ·催化剂(QH-1)所占 EO 质量分数对催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第44页
   ·催化剂的活性寿命研究第44-45页
   ·EO 与 CO_2反应生成 EC 的热力学理论计算分析第45-47页
   ·EO 与 CO_2催化反应生成 EC 的动力学研究第47-48页
     ·催化反应动力学过程验证第47-48页
     ·反应活化能的计算第48页
   ·EO 与 CO_2催化反应机理第48-50页
第四章 结论及创新点第50-52页
   ·结论第50页
   ·创新点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0页
作者简介第60页
代表性学术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儒学经典的对外文化传播--以《论语》为例
下一篇:葫芦岛电信3G业务市场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