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页 |
第一章 融资结构理论及其发展 | 第6-17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6-8页 |
一、上市公司 | 第6页 |
二、融资与股权融资偏好 | 第6-7页 |
三、资本结构与融资结构 | 第7-8页 |
第二节 融资结构理论的发展 | 第8-14页 |
一、早期传统资本结构理论 | 第8-9页 |
三、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 第9-11页 |
三、新资本结构理论 | 第11-13页 |
四、对融资理论的评价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国内融资偏好研究的现状 | 第14-17页 |
一、国内融资偏好研究的现状 | 第14-16页 |
二、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现状分析 | 第17-32页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实证分析 | 第17-28页 |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市场表现 | 第17页 |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17-18页 |
三、指标设计 | 第18-20页 |
四、样本描述与分析 | 第20-28页 |
第二节 股权融资偏好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 第28-32页 |
一、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 第29-30页 |
二、对投资者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三、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分析 | 第32-40页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内部原因分析 | 第32-38页 |
一、股权融资成本低 | 第32-35页 |
二、股权结构不合理 | 第35-36页 |
三、内部人控制严重 | 第36-38页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外部原因分析 | 第38-40页 |
一、股票市场制度存在缺陷 | 第38页 |
二、债券市场发展滞后 | 第38-40页 |
第四章 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分析 | 第40-49页 |
第一节 股权分置改革后影响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因素变化 | 第41-45页 |
一、股改后股权融资成本上升 | 第41-43页 |
二、股改后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公司治理得到改善 | 第43-44页 |
三、股改后融资制度更加完善 | 第44-45页 |
第二节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选择 | 第45-49页 |
一、拟上市公司不再盲目上市融资 | 第45-46页 |
二、股权融资行为大幅减少 | 第46页 |
三、合理安排融资期限和规模 | 第46-47页 |
四、定向增发成为重要融资途径 | 第47页 |
五、混合型融资工具增加 | 第47-49页 |
第五章 优化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建议 | 第49-56页 |
第一节 改革完善现行股票市场制度 | 第49-50页 |
一、加快发行市场的改革 | 第49-50页 |
二、市场退出机制的建立 | 第50页 |
第二节 加强债券市场建设,拓宽债权融资渠道 | 第50-52页 |
一、逐步放松计划审批和利率控制 | 第50-51页 |
二、创新债券品种 | 第51页 |
三、大力发展企业债券流通市场 | 第51页 |
四、大力培育信用评级机构 | 第51页 |
五、积极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 第51-52页 |
第三节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防止内部人控制 | 第52-53页 |
一、建立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 | 第52页 |
二、建立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 | 第52-53页 |
三、建立有效的外部约束机制 | 第53页 |
第四节 加强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监管 | 第53-56页 |
一、定向增发中的利益输送 | 第54页 |
二、完善法规、砍断输送链条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详细摘要 | 第59-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