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镇银行发起人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导论 | 第13-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视角与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图 | 第16-17页 |
·本文可能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 第17-18页 |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页 |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17-18页 |
2.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第18-30页 |
·村镇银行的定义 | 第18-20页 |
·村镇银行和我国普通商业银行的比较 | 第20-22页 |
·我国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的联系 | 第22-24页 |
·我国村镇银行与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不同 | 第24-25页 |
·发展村镇银行的理论基础 | 第25-30页 |
·金融深化理论 | 第25-27页 |
·金融成长理论 | 第27页 |
·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 第27-30页 |
3. 我国村镇银行现状问题概况 | 第30-35页 |
·市场定位偏离预期 | 第30-32页 |
·资金制约了银行发展 | 第32-33页 |
·产品业务创新不够、支付结算体系不健全 | 第33页 |
·风险控制敏感度弱 | 第33-34页 |
·人力资源匮乏 | 第34-35页 |
4. 我国村镇银行发起人的制度"困惑" | 第35-46页 |
·我国村镇银行发起人制度 | 第35-37页 |
·民勤县村镇银行实例 | 第37-39页 |
·削弱大股东以改革发起人制度 | 第39-40页 |
·境内自然人以及非银行业法人作为主发起人 | 第40-41页 |
·境外投资者作为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 | 第41-44页 |
·境外投资者的分类 | 第41-43页 |
·境外投资者的优势分析 | 第43-44页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人制度的风险规避 | 第44-46页 |
5. 村镇银行不同发起人视角下的监管研究 | 第46-56页 |
·一般发起人视角下的外部监管问题研究 | 第47-51页 |
·市场准入机制 | 第47-48页 |
·市场退出机制 | 第48-49页 |
·现场检查内容 | 第49页 |
·非现场监管内容 | 第49-51页 |
·境内自然人或非银行法人发起视角下的外部监管研究 | 第51-54页 |
·倚重现场检查 | 第51-52页 |
·外部审计机构的监管 | 第52-54页 |
·境外投资者发起视角下的外部监管研究 | 第54-56页 |
6.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