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第一章 概论 | 第6-16页 |
| ·引言 | 第6-10页 |
| ·国内外财务舞弊相关文献的综述 | 第10-14页 |
|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 ·研究思路及结构框架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财务舞弊治理研究的基础理论 | 第16-22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 ·博弈论理论 | 第17页 |
| ·信息经济学的理论 | 第17-19页 |
| ·分享经济学理论 | 第19页 |
| ·财务分析方法 | 第19-22页 |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机及原因分析 | 第22-29页 |
|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机 | 第22-25页 |
|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 | 第25-29页 |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常用的方法 | 第29-38页 |
|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通用方法 | 第29-35页 |
| ·新准则扩大了企业报表的弹性空间 | 第35-38页 |
|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治理 | 第38-51页 |
|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内部治理 | 第38-41页 |
|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事后检查 | 第41-47页 |
|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事后惩罚 | 第47-49页 |
|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反馈 | 第49-51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