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土中国到现代中国--论赛珍珠跨文化的民族国家想像
中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41页 |
一、赛珍珠的生平 | 第9-11页 |
二、赛珍珠的中国写作 | 第11-14页 |
三、国内外的赛珍珠研究 | 第14-28页 |
(一) 国外研究 | 第14-16页 |
(二) 国内研究 | 第16-25页 |
(三) 国内赛珍珠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8页 |
1、对赛珍珠的整体研究明显不足 | 第25-26页 |
2、受困于意识形态的影响 | 第26-28页 |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行性说明 | 第28-39页 |
五、论文结构及各章内容概要 | 第39-41页 |
第一章 双焦透视下的乡土社会品格 | 第41-73页 |
第一节 西方世界的中国观 | 第42-46页 |
第二节 传统政治文化的循环怪圈 | 第46-54页 |
第三节 估价文明:这样一些男人和女人 | 第54-66页 |
第四节 书写大地:两种文本的对比 | 第66-73页 |
第二章 革命风雨中的民族脉动 | 第73-95页 |
第一节 碧眼旁观:城头变幻“革命”旗 | 第74-78页 |
第二节 两种缺席:政治土壤里的畸形果实 | 第78-83页 |
第三节 也说头发:政治意识的身体标记物 | 第83-90页 |
第四节 再话裹足:身心迫害的苦难与象征 | 第90-95页 |
第三章 抗日烽火中的凤凰涅槃 | 第95-116页 |
第一节 社会品格:战争背后的较量 | 第96-103页 |
第二节 民族精神:沉睡还是觉醒 | 第103-108页 |
第三节 在国族主义与人道主义之间 | 第108-116页 |
第四章 坎坷长路上的现代中国 | 第116-138页 |
第一节 教育:一把深翻的犁 | 第116-125页 |
第二节 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 | 第125-132页 |
第三节 信与桥:两个沟通性意象 | 第132-138页 |
余论 跨文化想像的可能性 | 第138-143页 |
附录 | 第143-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161-162页 |
后记 | 第162-164页 |
详细摘要 | 第164-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