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9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9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 第9-11页 |
·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 第11-16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第19-29页 |
·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界定及特征 | 第19-20页 |
·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界定 | 第19-20页 |
·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特征 | 第20页 |
·融资风险的定义与类型 | 第20-22页 |
·融资风险的定义 | 第21页 |
·融资风险的类型 | 第21-22页 |
·融资风险预警模型 | 第22-29页 |
·融资风险预警的定义 | 第22-23页 |
·融资风险预警模型的种类 | 第23-29页 |
第三章 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9-37页 |
·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现状 | 第29-35页 |
·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运用风险预警模型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 第29-32页 |
·金融机构或第三方借助风险预警模型建立风险评估系统的现状 | 第32-35页 |
·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35-37页 |
第四章 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第37-71页 |
·研究假设 | 第37页 |
·样本的选取 | 第37-40页 |
·样本选取的依据 | 第37-38页 |
·样本的确定 | 第38-40页 |
·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指标的确定 | 第40-54页 |
·财务预警指标选取的依据 | 第40页 |
·初选财务预警指标的确定 | 第40-42页 |
·财务预警指标的显著性检验 | 第42-49页 |
·财务预警指标的相关性检验 | 第49-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第54-71页 |
·Fisher判别分析法的原理及特点 | 第54-56页 |
·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 第56-61页 |
·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模型的检验 | 第61-68页 |
·关于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模型的几点说明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的对策与建议 | 第71-79页 |
·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模型构建的视角 | 第71-72页 |
·按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规模和行业的不同选取相应的样本 | 第71-72页 |
·按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生命周期的不同选取财务预警指标 | 第72页 |
·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模型应用的视角 | 第72-74页 |
·考虑高新技术行业的特点 | 第73页 |
·考虑高新技术行业特殊的财务指标 | 第73-74页 |
·考虑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 | 第74页 |
·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管理的视角 | 第74-79页 |
·在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组织结构的设计方面 | 第74-75页 |
·在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管理系统的建立方面 | 第75-76页 |
·在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优化方面 | 第76-7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9-83页 |
·本文结论 | 第79-80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80-81页 |
·研究的局限性及趋势展望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研究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