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网页信息过滤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内容安全 | 第9-13页 |
·信息安全 | 第9页 |
·内容安全概述 | 第9-10页 |
·内容安全现状 | 第10-12页 |
·内容安全和信息过滤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本文工作 | 第13-14页 |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2 网页信息过滤关键技术 | 第15-28页 |
·中文分词 | 第15-17页 |
·中文分词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中文分词方法 | 第16-17页 |
·文本表示 | 第17-23页 |
·向量空间模型 | 第17-19页 |
·特征项的选择 | 第19-20页 |
·特征项权重的计算 | 第20-22页 |
·改进的基于HTML标记加权的权重计算 | 第22-23页 |
·特征提取 | 第23-28页 |
3 网页正文内容抽取方法 | 第28-39页 |
·网页正文内容抽取介绍 | 第28-30页 |
·网页正文内容抽取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 第28-29页 |
·本文采用的网页正文内容抽取方法 | 第29-30页 |
·基于中文标点符号的网页正文信息抽取方法 | 第30-39页 |
·网页中中文标点符号的分布特征 | 第30页 |
·网页内容结构化表示 | 第30-36页 |
·网页正文内容的提取 | 第36-37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4 网页信息过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9-58页 |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39-40页 |
·网页内容过滤模型 | 第40-42页 |
·HTTP数据包的截获和还原 | 第42-49页 |
·HTTP数据包截获方法选择 | 第42-45页 |
·HTTP数据包截获流程 | 第45-46页 |
·HTTP响应结构 | 第46-47页 |
·HTTP数据包还原 | 第47-49页 |
·向量空间模型的生成 | 第49-51页 |
·过滤算法设计 | 第51-56页 |
·以训练样本得到的向量为基准 | 第53-54页 |
·以待判定网页特征词集得到的向量为基准 | 第54-55页 |
·阈值的设定 | 第55-56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58页 |
·评价指标 | 第56页 |
·实验结果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A 向量空间模型生成代码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