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SAR卫星姿态和相对轨道确定及相关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第13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内容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18页 |
| ·GPS测量技术概述 | 第14-16页 |
| ·卫星编队飞行及类GPS测量技术概述 | 第16-18页 |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卫星姿态描述和GPS姿态测量原理 | 第19-33页 |
| ·卫星姿态描述常用坐标系及其转换 | 第19-21页 |
| ·卫星姿态的表达方式 | 第21-24页 |
| ·GPS姿态测量原理 | 第24-25页 |
| ·影响姿态测量精度的因素 | 第25-28页 |
| ·基线安装的几何因素 | 第25-26页 |
| ·视线向量之间的空间几何因素 | 第26-27页 |
| ·视线向量平行化因素 | 第27-28页 |
| ·GPS观测量、观测方程及误差源 | 第28-32页 |
| ·GPS观测量 | 第28-29页 |
| ·GPS观测方程 | 第29-31页 |
| ·GPS误差源 | 第31-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SAR卫星姿态确定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研究 | 第33-54页 |
| ·单点姿态求解的最小二乘法 | 第33-35页 |
| ·SAR卫星姿态运动受摄模型 | 第35-40页 |
| ·卫星姿态的四元数运动学方程 | 第35-36页 |
| ·SAR卫星姿态的受摄动力学模型 | 第36-38页 |
| ·卫星姿态的卡尔曼滤波模型 | 第38-40页 |
| ·卫星姿态的极大似然估计卡尔曼滤波 | 第40-49页 |
| ·极大似然估计卡尔曼滤波 | 第41-43页 |
| ·噪声协方差的自适应调整 | 第43-45页 |
| ·新息序列的白化 | 第45-46页 |
| ·极大似然估计卡尔曼滤波算法流程 | 第46-48页 |
| ·极大似然估计卡尔曼滤波的稳定性分析 | 第48-49页 |
| ·仿真分析 | 第49-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SAR卫星编队飞行相对运动确定研究 | 第54-77页 |
| ·基于GPS的最小二乘相对定姿算法 | 第54-58页 |
| ·虚拟观测量的构建 | 第54-56页 |
| ·最小二乘法求解相对姿态 | 第56-57页 |
| ·与差分法的比较 | 第57-58页 |
| ·J_2摄动项对分布式SAR卫星编队的影响 | 第58-65页 |
| ·卫星编队运动学分析 | 第58-60页 |
| ·卫星编队动力学分析 | 第60-65页 |
| ·卫星编队动力学分析常用坐标系 | 第61-62页 |
| ·卫星编队相对摄动分析 | 第62-65页 |
| ·编队卫星自主确定相对运动算法 | 第65-76页 |
| ·编队卫星相对运动系统模型 | 第65-66页 |
| ·基于类GPS的卫星编队相对运动测量模型 | 第66-67页 |
| ·改进UKF平方根滤波算法 | 第67-72页 |
| ·基本UKF滤波 | 第68-70页 |
| ·改进UKF的平方根滤波 | 第70-72页 |
| ·仿真分析 | 第72-76页 |
| ·小结 | 第76-77页 |
| 第五章 整周模糊度的解算 | 第77-92页 |
| ·整周模糊度解算的基本原理 | 第77-8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77页 |
| ·整周模糊度求解的基本原理 | 第77-81页 |
| ·模糊度浮点解及其方差 | 第78-80页 |
| ·整周模糊度搜索空间及其去相关 | 第80-81页 |
| ·整周模糊度的检验确认 | 第81页 |
| ·几种常见的模糊度解算法 | 第81-84页 |
| ·模糊度函数法 | 第81-82页 |
| ·最小二乘搜索法 | 第82-83页 |
| ·模糊度方差法 | 第83-84页 |
| ·三差法辅助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 | 第84-91页 |
| ·三差辅助求解模糊度浮点解 | 第84-86页 |
| ·浮点解方差的确定 | 第86-87页 |
| ·一种新的搜索空间去相关变换 | 第87-88页 |
| ·模糊度搜索策略 | 第88-89页 |
| ·ratio检验 | 第89页 |
| ·仿真分析 | 第89-91页 |
| ·小结 | 第91-92页 |
| 第六章 周跳的检测与修复 | 第92-10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2-93页 |
| ·周跳检测的常用方法 | 第93-97页 |
| ·高次差法 | 第93页 |
| ·多普勒参数法 | 第93-94页 |
| ·电离层残差法 | 第94-96页 |
| ·Blewitt算法 | 第96-97页 |
| ·改进的动态周跳检测与修复算法 | 第97-103页 |
| ·三差辅助快速检测周跳 | 第97-101页 |
| ·利用基线约束修复周跳 | 第101-102页 |
| ·仿真分析 | 第102-103页 |
| ·小结 | 第103-104页 |
| 第七章 GPS信号的快速捕获 | 第104-120页 |
| ·GPS信号捕获的一般方法 | 第104-105页 |
| ·基于快速Walsh变换的伪码相关算法 | 第105-112页 |
| ·子码同步算法 | 第105-108页 |
| ·子码同步电路模型 | 第108-109页 |
| ·复合码的快速Walsh变换相关算法 | 第109-112页 |
| ·算法性能分析 | 第112页 |
| ·改进的伪码自适应门限判决算法 | 第112-119页 |
| ·改进的自动控制多级门限捕获算法 | 第113-115页 |
| ·算法性能分析 | 第115-117页 |
| ·状态k向状态1方向的转移概率 | 第115-116页 |
| ·状态k向状态c方向的转移概率 | 第116页 |
| ·稳态概率的计算 | 第116-117页 |
| ·平均捕获时间的计算 | 第117页 |
| ·仿真分析 | 第117-119页 |
| ·小结 | 第119-120页 |
| 第八章 结论 | 第120-122页 |
| 致谢 | 第122-1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3-133页 |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3-134页 |
| 攻博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