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字句与“把”字句的动力意象图式比较
内容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5页 |
·选题缘由 | 第7页 |
·“使”字句和“把”字句相关研究综述 | 第7-14页 |
·国内外对致使概念及内涵的相关研究 | 第7-9页 |
·“使”字句的相关研究 | 第9-11页 |
·与“把”字句的致使义相关的研究 | 第11-12页 |
·“使”字句和“把”字句的对比研究 | 第12-13页 |
·“使”字句和“把”字句的对比研究的不足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本文的语料来源 | 第14-15页 |
2.Talmy(2000)动力意象图式理论概述 | 第15-26页 |
·动力意象图式系统中的参数项 | 第15-16页 |
·物理层面的动力意象图式 | 第16-22页 |
·基本的稳定态动力意象图式 | 第16-18页 |
·其他参数项的介入与消除构成的动力意象图式 | 第18-22页 |
·具有心理参照的动力意象图式 | 第22-24页 |
·单一性心理空间动力意象图式 | 第22-23页 |
·感知性的实体在心理层面的动力意象图式 | 第23-24页 |
·社会领域中的动力意象图式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3. “使”字句动力意象图式考察 | 第26-44页 |
·“使”字句中NP_1 的语义特性分析 | 第26-29页 |
·NP_1 中存在的语义隐含现象 | 第26-28页 |
·NP_1 在致使情景中的始因性特征 | 第28-29页 |
·“使”字句中NP_2 的语义特性分析 | 第29-33页 |
·“使”字句中“使”字的语义特性分析 | 第33-34页 |
·“使”字句的动力意象图式 | 第34-42页 |
·A 型“使”字句动力意象图式 | 第34-37页 |
·A 型“使”字句动力意象图式的变化式 | 第37-38页 |
·B 型“使”字句动力意象图式 | 第38-40页 |
·B 型“使”字句动力意象图式的变化式 | 第40-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4. “把”字句动力意象图式考察 | 第44-62页 |
·“把”字句中NP_1 的语义特性分析 | 第44-48页 |
·NP_1 的使因性特征 | 第44-46页 |
·NP_1 在致使情景中具有使因性的认知动因 | 第46-48页 |
·“把”字句中NP_2 的语义特性分析 | 第48-53页 |
·“把”字句中“把”字的语义特性分析 | 第53-54页 |
·“把”字句的动力意象图式 | 第54-60页 |
·A 型“把”字句动力意象图式 | 第54-57页 |
·A 型“把”字句动力意象图式变化式 | 第57-59页 |
·B 型“把”字句动力意象图式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5. 结语 | 第62-67页 |
·“使”字句与“把”字句动力意象图式的差异分析 | 第62-66页 |
·“使”字句与“把”字句对抗体差异分析 | 第62-63页 |
·基式“使”字句与“把”字句动力体差异分析 | 第63-64页 |
·“使”字句与“把”字句整体意象图式的比较 | 第64-66页 |
·本文主要工作及展望 | 第66-67页 |
附注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后记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