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与产品生命周期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色彩时代 | 第9-10页 |
| ·引入期 | 第9页 |
| ·成长期 | 第9页 |
| ·成熟期 | 第9页 |
| ·衰落期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13页 |
| 2 色彩与色彩文化 | 第13-22页 |
| ·引言 | 第13页 |
| ·色彩概论 | 第13-15页 |
| ·色彩属性 | 第13-14页 |
| ·色彩的易见度 | 第14-15页 |
| ·色彩的错视 | 第15-16页 |
| ·大小错视 | 第15页 |
| ·轻重感 | 第15页 |
| ·距离错视 | 第15-16页 |
| ·色彩的情感 | 第16页 |
| ·兴奋色与沉静色 | 第16页 |
| ·色彩的华丽与朴素感 | 第16页 |
| ·色彩的明快与忧郁感 | 第16页 |
| ·色彩的舒适与疲劳感 | 第16页 |
| ·民族色彩文化 | 第16-18页 |
| ·自然环境因素 | 第17页 |
| ·人文环境因素 | 第17页 |
| ·经济技术 | 第17-18页 |
| ·宗教信仰因素 | 第18页 |
| ·政治因素 | 第18页 |
| ·流行色 | 第18-21页 |
| ·流行色概念 | 第18-19页 |
| ·流行色的预测 | 第19页 |
| ·流行色的发展规律 | 第19-20页 |
| ·非流行色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3 产品生命周期 | 第22-28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产品生命周期概念 | 第22页 |
| ·国际产品生命周期 | 第22-23页 |
| ·产品生命周期核心概念 | 第23页 |
| ·产品生命周期阶段形态 | 第23-24页 |
| ·一般形态 | 第23-24页 |
| ·三种常见形态 | 第24页 |
| ·产品生命周期持续时间 | 第24-25页 |
| ·产品生命周期判断方法 | 第25-26页 |
| ·类比法 | 第25页 |
| ·增长率法 | 第25-26页 |
| ·产品生命周期营销策略 | 第26-27页 |
| ·引入期 | 第26页 |
| ·成长期 | 第26页 |
| ·成熟期 | 第26-27页 |
| ·衰退期 | 第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4 色彩营销与产品生命周期 | 第28-41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色彩营销理论的兴起及发展 | 第28-29页 |
| ·色彩营销的内涵及分析 | 第29-30页 |
|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色彩营销运用 | 第30-36页 |
| ·企业形象的色彩策略 | 第30-32页 |
| ·产品包装设计的色彩营销 | 第32-33页 |
| ·广告的色彩营销 | 第33-35页 |
| ·展示的色彩营销 | 第35-36页 |
| ·企业运用色彩营销应注意的问题 | 第36-39页 |
| ·模仿和运用色彩营销 | 第36-37页 |
| ·色彩营销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战略 | 第37-38页 |
| ·地域、民族和国家的色彩文化 | 第38-39页 |
| ·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 第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5 产品色彩设计与产品生命周期 | 第41-55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产品色彩设计的哲学 | 第41-42页 |
| ·人的需求 | 第41页 |
| ·市场需求 | 第41-42页 |
| ·产品色彩设计 | 第42-44页 |
| ·色彩设计体系 | 第42-43页 |
| ·色彩设计对于产品生命周期意义 | 第43-44页 |
| ·产品色彩的市场调查 | 第44-47页 |
| ·共性与个性 | 第45-46页 |
| ·市场调研的内容 | 第46页 |
| ·调研方法 | 第46-47页 |
| ·产品色彩设计的原则 | 第47-50页 |
| ·产品生命周期中色彩参与 | 第47页 |
| ·满足产品的功能要求 | 第47-48页 |
| ·满足人机协调原则 | 第48页 |
| ·满足环境要求 | 第48页 |
| ·符合美学法则 | 第48页 |
| ·符合时代审美化 | 第48-50页 |
| ·影响产品色彩设计的因素 | 第50-53页 |
| ·材料与色彩设计 | 第50页 |
| ·色彩工艺以及经济性 | 第50-51页 |
| ·流行色因素 | 第51-52页 |
| ·年龄与性别因素 | 第52-53页 |
| ·形态与色彩 | 第53页 |
| ·光色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6 结论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附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