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8-9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 ·传染病动力学的研究意义及其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病毒的增殖与抗病毒免疫 | 第13-18页 |
| ·病毒的增殖 | 第14-15页 |
| ·抗病毒免疫 | 第15-18页 |
| ·宿主体内病毒感染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 第18-26页 |
| ·病毒感染的基础模型 | 第20-22页 |
| ·免疫调节的数学模型 | 第22-25页 |
| ·药物治疗的数学模型 | 第25-26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6-29页 |
| 第二章 具有溶/非溶细胞免疫效应病毒模型的全局稳定性 | 第29-53页 |
| ·模型的提出 | 第29-30页 |
| ·系统(2.1)的全局动力学性态 | 第30-48页 |
| ·病毒未感染平衡点E_0的稳定性 | 第31-35页 |
| ·病毒感染平衡点E_1的稳定性 | 第35-44页 |
| ·数值模拟 | 第44-48页 |
| ·系统(2.2)的全局动力学性态 | 第48-50页 |
| ·小结和讨论 | 第50-53页 |
| 第三章 具有周期溶细胞免疫效应病毒模型的动力学性态 | 第53-69页 |
| ·模型的提出 | 第53-55页 |
| ·病毒绝灭的充分条件 | 第55-58页 |
| ·一致持续生存与周期解 | 第58-60页 |
| ·数值模拟—系统(3.4)的复杂动力学性态 | 第60-67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67-69页 |
| 第四章 具有滞后免疫增殖病毒模型的动力学性态 | 第69-93页 |
| ·模型的提出 | 第69-70页 |
| ·稳定性分析 | 第70-79页 |
| ·数值模拟—系统(4.2)的复杂动力学性态 | 第79-91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91-93页 |
| 第五章 具有空间效应的HBV感染传播模型 | 第93-115页 |
| ·模型的提出 | 第93-95页 |
| ·行波解的存在性 | 第95-103页 |
| ·数值模拟 | 第103-113页 |
| ·小结和讨论 | 第113-115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115-11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7-133页 |
| 致谢 | 第133-135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