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引言 | 第7页 |
| ·仪器仪表的发展概况 | 第7-10页 |
| ·智能仪表的发展以及相关技术 | 第8-9页 |
| ·网络化仪器与远程测控 | 第9页 |
| ·嵌入式智能仪表 | 第9-10页 |
| ·INTERNET 的发展 | 第10页 |
| ·测控领域引入 INTERNET 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0-11页 |
| ·嵌入式系统与 INTERNET 技术的结合 | 第11-12页 |
|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嵌入式控制器的系统设计 | 第14-22页 |
| ·引言 | 第14-15页 |
| ·UML-RT 和 Platform | 第15-17页 |
| ·UML-RT 与嵌入式系统设计 | 第15-16页 |
| ·平台(platform)与嵌入式系统设计 | 第16-17页 |
| ·嵌入式控制器的需求分析 | 第17页 |
| ·平台(platform)的划分和设计 | 第17-19页 |
| ·基于UML-RT 的嵌入式控制器设计 | 第19-22页 |
| 第三章 嵌入式控制器的硬件实现 | 第22-31页 |
| ·嵌入式控制器的硬件结构 | 第22页 |
| ·主处理器S3c2410 | 第22-24页 |
| ·接口电路的设计 | 第24-31页 |
| ·以太网扩展接口 | 第25-27页 |
| ·模拟量输入接口 | 第27-28页 |
| ·RS232 通讯接口 | 第28-31页 |
| 第四章 嵌入式 Linux 的移植 | 第31-46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嵌入式 Linux 操作系统 | 第31-32页 |
| ·嵌入式 Linux 简介 | 第31-32页 |
| ·Linux 的优势 | 第32页 |
|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 第32-41页 |
| ·建立宿主机开发环境 | 第32-34页 |
|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 第34页 |
| ·内核编译 | 第34-36页 |
| ·利用 JTAG 烧写引导程序ppcboot | 第36-37页 |
| ·利用ppcboot 烧写内核映像和文件系统 | 第37-40页 |
| ·嵌入式 Linux 系统 | 第40-41页 |
| ·Linux 设备驱动程序 | 第41-46页 |
| ·Linux 设备驱动程序概念 | 第41页 |
| ·Linux 设备驱动程序分类 | 第41-42页 |
| ·Linux 设备驱动程序的实现 | 第42-46页 |
| 第五章 基于嵌入式Linux 的网络通信 | 第46-50页 |
| ·嵌入式 Linux 中的 TCP/IP 网络结构 | 第46-47页 |
| ·嵌入式 Linux 环境下的socket 编程 | 第47-50页 |
| ·套接字接口 | 第47-48页 |
| ·数据流和数据报通信 | 第48-50页 |
| 第六章 嵌入式控制器的软件实现 | 第50-69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web 服务器的CGI 的基本原理 | 第50-53页 |
| ·Internet 和World Wide Web | 第50页 |
| ·静态页面和动态页面 | 第50-51页 |
| ·用户、浏览器、服务器和 CGI 程序 | 第51-53页 |
| ·嵌入式web 服务器boa | 第53-56页 |
| ·boa 简介 | 第53页 |
| ·boa 的使用 | 第53-54页 |
| ·boa 移植 | 第54-56页 |
| ·嵌入式智能仪表web server 的实现 | 第56-68页 |
| ·监控界面的设计 | 第56-57页 |
| ·CGI 处理程序的设计 | 第57-68页 |
| ·JavaScript 的使用 | 第68-69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74-75页 |
| 详细摘要 | 第75-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