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选题意义、选题动机 | 第9-11页 |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框架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论文的创新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外人力资本理论 | 第12-14页 |
·我国人力资本理论 | 第14页 |
·小结 | 第14-15页 |
·企业家理论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家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本文对企业家的界定 | 第17-19页 |
·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19-23页 |
·国外学者对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研究 | 第19-21页 |
·国内学者对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研究 | 第21页 |
·小结 | 第21-23页 |
3 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基础理论 | 第23-36页 |
·企业家人力资本 | 第23-28页 |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界定 | 第23页 |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殊性 | 第23-28页 |
·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区别 | 第23-25页 |
·企业家人力资本与其他人力资本的区别 | 第25-28页 |
·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理论依据 | 第28-31页 |
·从要素贡献报酬的角度分析 | 第28-29页 |
·从要素产权收益的角度分析 | 第29-31页 |
·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现实依据 | 第31-36页 |
·国外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经验 | 第31-33页 |
·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现实依据 | 第33-36页 |
4 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形式分析 | 第36-41页 |
·物质性收益 | 第36-38页 |
·补偿性收益 | 第36-37页 |
·贡献性收益 | 第37-38页 |
·精神性收益 | 第38-41页 |
5 基于EVA 的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贡献性收益的研究 | 第41-61页 |
·关于EVA 的基本理论 | 第41-44页 |
·EVA 的基本内涵 | 第41-42页 |
·EVA 的实质—4M 系统 | 第42-44页 |
·传统的确定企业家人力资本贡献性收益水平的方法及弊端 | 第44-45页 |
·基于会计基础的贡献性收益确定方法的弊端 | 第44-45页 |
·基于市场基础的贡献性收益确定方法的弊端 | 第45页 |
·基于EVA 的企业家人力资本贡献性收益水平的确定方法 | 第45-59页 |
·以EVA 作为企业家人力资本贡献性收益分配对象的依据 | 第45-47页 |
·从企业制度的演变角度探索人力资本参与剩余收益分配的演化变迁 | 第47-52页 |
·基于EVA 的企业家人力资本贡献性收益的确定模型 | 第52-59页 |
·基于EVA 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分享贡献性收益的实现形式 | 第59-61页 |
·确定贡献性收益实现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 | 第59-60页 |
·企业家人力资本贡献性收益的具体实现方式 | 第60-61页 |
6 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相关约束机制的构建 | 第61-67页 |
·内部约束 | 第62-63页 |
·外部约束 | 第63-67页 |
结束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