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公司犯罪主体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一人公司法律地位分析 | 第12-21页 |
第一节 一人公司概述 | 第12-15页 |
一、一人公司的起源、立法沿革及背景分析 | 第12-14页 |
二、一人公司的界定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一人公司的法人格本质 | 第15-19页 |
一、一人公司本质的学说及评价 | 第15-16页 |
二、“区分人格”理论下的一人公司本质 | 第16-19页 |
第三节 刑法对一人公司应当予以关注 | 第19-21页 |
一、一人公司的特殊性 | 第19-20页 |
二、刑法关注一人公司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一人公司作为单位犯罪主体之论证 | 第21-30页 |
第一节 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认定 | 第21-24页 |
一、单位犯罪主体的构成与概念 | 第21-22页 |
二、公司犯罪主体资格的具体要素 | 第22-24页 |
第二节 一人公司单位犯罪主体辨析 | 第24-28页 |
一、一人公司单位犯罪主体的学说及评价 | 第24-25页 |
二、一人公司应当属于单位犯罪的主体 | 第25-28页 |
第三节 一人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的犯罪主体地位比较 | 第28-30页 |
一、是否具有单位意志和单位行为不同 | 第28页 |
二、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不同 | 第28-29页 |
三、责任承担方式不同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一人公司作为单位犯罪主体之例外 | 第30-41页 |
第一节 一人公司的弊端与民事法人格否认 | 第30-34页 |
一、一人公司制度的缺陷 | 第30-31页 |
二、民事法人格否认制度对一人公司的规制 | 第31-34页 |
第二节 一人公司单位犯罪主体之否定 | 第34-38页 |
一、单位犯罪主体否定产生的动因 | 第34页 |
二、单位犯罪主体否定的实质 | 第34-37页 |
三、否定一人公司单位犯罪主体的情形 | 第37-38页 |
第三节 一人公司民事与刑事主体否认的关系 | 第38-41页 |
一、两种否认制度的区别 | 第38-39页 |
二、两种否认制度对一人公司法律地位的影响 | 第39-41页 |
第四章 一人公司作为单位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 | 第41-49页 |
第一节 单位成员承担刑事责任的基础 | 第41-44页 |
一、单位犯罪成员承担刑事责任的理论梳理 | 第41-43页 |
二、单位犯罪成员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 | 第43-44页 |
第二节 一人公司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 | 第44-49页 |
一、一人公司自然人的刑事责任 | 第44-47页 |
二、一人公司法人股东的刑事责任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