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技术创新的经济学分析--以成都高新区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11页 |
·创新之处 | 第11页 |
·有关技术创新的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关于对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 | 第12-14页 |
·技术创新的功能研究 | 第14-15页 |
2 高新区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15-25页 |
·高新区的定义 | 第15-16页 |
·高新区的产生背景和发展条件 | 第16-18页 |
·高新区的产生背景 | 第16-17页 |
·高新区的发展条件 | 第17-18页 |
·高新区的类型 | 第18-19页 |
·我国高新区的现状 | 第19-23页 |
·我国高新区发展的历程和分布 | 第19-20页 |
·我国高新区取得的成就 | 第20-22页 |
·我国高新区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成都高新区经济现状 | 第23-25页 |
·成都高新区经济增长 | 第24页 |
·成都高新区产业结构 | 第24-25页 |
3 高新区技术创新的环境和能力 | 第25-37页 |
·技术创新环境和能力的内涵 | 第25-27页 |
·技术创新的环境 | 第25-26页 |
·技术创新的能力 | 第26-27页 |
·国外高新区技术创新的环境和能力 | 第27-31页 |
·良好环境的孵化作用 | 第27-28页 |
·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执行作用 | 第28页 |
·高效政府的引导作用 | 第28-30页 |
·风险投资的催化作用 | 第30页 |
·中介服务机构的润滑作用 | 第30-31页 |
·我国高新区技术创新的环境和能力 | 第31-37页 |
·我国高新区的区位特征 | 第31-33页 |
·我国高新区技术创新的人才资源特征 | 第33-34页 |
·政府在我国高新区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 第34-35页 |
·风险投资在我国高新区技术创新的份量 | 第35-36页 |
·中介服务机构在我国高新区技术创新中的地位 | 第36-37页 |
4 我国高新区技术创新的探索 | 第37-56页 |
·明确政府在高新区技术创新中的地位 | 第38-42页 |
·政府在高新区技术创新中的不良表现 | 第38-39页 |
·管理错位的原因 | 第39-40页 |
·我国高新区技术创新中政府角色的定位 | 第40页 |
·采取的措施 | 第40-42页 |
·重塑高新区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角色 | 第42-48页 |
·中介服务机构在高新区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 第42-43页 |
·中介服务机构的框架模型及构成要素 | 第43-45页 |
·我国高新区中介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 | 第45-46页 |
·完善中介服务机构采取的措施 | 第46-48页 |
·重视人才资源在高新区技术创新中的地位 | 第48-51页 |
·人才资源的内涵 | 第48页 |
·我国高新区人才资源中存在的问题 | 第48-49页 |
·加强人才资源开发的措施 | 第49-51页 |
·加强我国高新区技术创新的风险投资 | 第51-56页 |
·风险投资的概念及特点 | 第51-52页 |
·我国高新区风险投资的现状 | 第52-53页 |
·我国高新区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53-54页 |
·发展我国高新区风险投资的措施 | 第54-56页 |
5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