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引言 | 第8-27页 |
| ·基本理论知识 | 第8-18页 |
| ·液晶的物理性质 | 第8-13页 |
| ·液晶的基本概念 | 第8-9页 |
| ·液晶的介电性质 | 第9-10页 |
| ·液晶的光学性质 | 第10-13页 |
| ·向列型液晶的其他性质 | 第13页 |
| ·螺旋排列液晶相的光学性质 | 第13页 |
| ·液晶显示原理 | 第13-17页 |
| ·液晶平板显示的优势 | 第13-14页 |
| ·传统TN—LCD显示模式 | 第14-15页 |
| ·MVA-LCD显示模式 | 第15-17页 |
| ·液晶取向膜简介 | 第17-18页 |
| ·预倾角的定义 | 第17-18页 |
| ·聚酰亚胺作为液晶取向材料的应用 | 第18页 |
| ·液晶分子垂直取向方法 | 第18-24页 |
| ·传统的摩擦取向膜材料 | 第19页 |
| ·聚酰亚胺类非摩擦取向膜材料 | 第19-21页 |
| ·光控垂直取向技术 | 第21-24页 |
|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4页 |
| ·研究目的、意义及思路 | 第24-26页 |
| ·展望 | 第26-27页 |
| 2 实验 | 第27-45页 |
| ·材料 | 第27页 |
| ·设备 | 第27-28页 |
| ·单体合成 | 第28-35页 |
| ·4’—丁烷氧基—4—羟基联苯(1a)的合成 | 第29页 |
| ·4—丁烷氧基联苯酚—3’,5’—二硝基苯甲酸酯(2a)的合成 | 第29-30页 |
| ·4—丁烷氧基联苯酚—3’,5’—二胺基苯甲酸酯(3a)的合成 | 第30-31页 |
| ·4’—己烷氧基—4—羟基联苯(1b)的合成 | 第31页 |
| ·4—己烷氧基联苯酚—3’,5’—二硝基苯甲酸酯(2b)的合成 | 第31-32页 |
| ·4—己烷氧基联苯酚—3’,5’—二胺基苯甲酸酯(3b)的合成 | 第32页 |
| ·4’—十二烷氧基—4—羟基联苯(1c)的合成 | 第32-33页 |
| ·4—十二烷氧基联苯酚—3’,5’—二硝基苯甲酸酯(2c)的合成 | 第33页 |
| ·4—十二烷氧基联苯酚—3’,5’—二胺基苯甲酸酯(3c)的合成 | 第33-35页 |
| ·聚合物制备 | 第35-37页 |
| ·液晶盒的制作 | 第37-39页 |
| ·取向性能的测定 | 第39-43页 |
| ·预倾角的测定 | 第39-40页 |
| ·透光性的观察 | 第40-43页 |
| ·取向膜表面能的测定 | 第43-45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9页 |
| ·单体合成的讨论 | 第45-46页 |
| ·聚酰胺酸制备的讨论 | 第46-47页 |
| ·侧链结构对液晶取向的影响 | 第47-52页 |
| ·未摩擦聚酰亚胺膜取向性能研究 | 第47-49页 |
| ·摩擦后聚酰亚胺膜取向性能研究 | 第49-52页 |
| ·表面能对预倾角的影响 | 第52-54页 |
| ·取向均匀性的评价 | 第54-55页 |
| ·垂直取向热稳定性的测试 | 第55-59页 |
| 4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科研成果简介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