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论 | 第8-12页 |
一、概念的界定 | 第8页 |
二、诗歌教育的回顾 | 第8-9页 |
三、儿童诗歌教学的经验与不足 | 第9-12页 |
1、注重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方法指导不足 | 第9-10页 |
2、注重古诗的审美研究,儿歌、现代儿童诗研究不足 | 第10-11页 |
3、注重课堂语言训练,课外阅读指导不足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对课标理念、教材编选思路的思考 | 第12-16页 |
一、从课标基本理念看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具体目标 | 第12-13页 |
二、从选文数量看儿童诗歌在小学低段中占有的重要位置 | 第13-14页 |
三、从教材选入儿童诗歌的类型看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切入点 | 第14-16页 |
1、儿歌、童谣 | 第14页 |
2、现代儿童诗 | 第14页 |
3、古代儿童诗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儿童诗歌语言的特点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 第16-23页 |
一、儿童诗歌语言的特点 | 第16-20页 |
1、朴素自然、富于口语化 | 第16-17页 |
2、富有儿童情趣 | 第17页 |
3、富有音乐美和绘画美 | 第17-20页 |
二、低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 第20-23页 |
1、低段儿童生理发展的特点 | 第20页 |
2、低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在儿童诗歌教学中发展儿童语言的策略 | 第23-42页 |
一、加强朗读,增强语感 | 第23-31页 |
1、通过儿歌朗读,提高儿童听音和发音水平 | 第23-27页 |
2、通过儿歌朗读,发展儿童识字能力 | 第27-28页 |
3、通过儿童诗歌朗读,训练语感 | 第28-31页 |
二、增强诗歌诵读的趣味性,积累语言 | 第31-35页 |
1、在念唱、吟唱中背诵 | 第32页 |
2、在游戏中背诵 | 第32-33页 |
3、在情节的梳理中背诵 | 第33页 |
4、在配图、配画中背诵 | 第33-34页 |
5、在寻找规律中背诵 | 第34页 |
6、在表演中背诵 | 第34-35页 |
7、在创设情境中背诵 | 第35页 |
8、在多种形式综合中背诵 | 第35页 |
三、读写结合,运用语言 | 第35-38页 |
四、拓展课外阅读,积淀语言 | 第38-42页 |
1、在儿歌阅读中起步,培养初步读诗的能力 | 第38-39页 |
2、在现代儿童诗歌的阅读教学中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 第39-41页 |
3、在古代儿童诗歌的阅读背诵中,进一步丰富语言的积累 | 第41-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