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二、本文的写作目的与思路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管理层收购(MBO)在中国 | 第14-21页 |
第一节 MBO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特殊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节 MBO的财务优势及适用企业 | 第16-18页 |
一、MBO的财务优势 | 第16-17页 |
二、MBO的适用企业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我国企业实施MBO的模式分析 | 第18-19页 |
第四节 MBO“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会计视角解析 | 第19-21页 |
第二章 MBO的定价问题 | 第21-30页 |
第一节 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及其评价 | 第21-27页 |
一、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与模型 | 第21-25页 |
二、对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评价 | 第25-27页 |
第二节 我国企业MBO定价所存在的问题及症结所在 | 第27-30页 |
一、我国企业MBO定价所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二、我国企业MBO定价问题的症结所在 | 第29-30页 |
第三章 MBO的融资问题 | 第30-36页 |
第一节 MBO融资的财务风险 | 第30-31页 |
第二节 MBO融资工具与结构的中西方对比 | 第31-33页 |
第三节 我国企业MBO融资所存在的问题及症结所在 | 第33-36页 |
一、我国企业MBO融资所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二、我国企业MBO融资问题的症结所在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我国企业MBO的短期困境突破 | 第36-45页 |
第一节 MBO在我国的短期困境分析 | 第36-37页 |
第二节 短期“绕路”定价难题:TCL的逆序收购 | 第37-40页 |
一、TCL逆序收购的启示 | 第37-39页 |
二、进一步思考:MBO之后的管理层寻租 | 第39-40页 |
第三节 非现金之道突破短期融资约束:四川全兴的信托融资 | 第40-45页 |
一、从四川全兴看信托融资 | 第40-43页 |
二、进一步思考:MBO之后的偿债风险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我国企业MBO的长期展望 | 第45-53页 |
第一节 规范MBO的定价机制 | 第45-47页 |
一、构建科学的公司估价模型 | 第45-46页 |
二、建立市场竞价机制 | 第46-47页 |
第二节 改善MBO的融资环境 | 第47-49页 |
一、培育多样化的机构投资者 | 第47-48页 |
二、推进配套金融制度改革 | 第48-49页 |
三、完善MBO融资退出机制 | 第49页 |
第三节 健全MBO的监管制度 | 第49-51页 |
一、强化信息披露制度 | 第49-50页 |
二、开展MBO的全程审计工作 | 第50-51页 |
第四节 加强MBO的后续整合 | 第51-5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