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收益质量及其会计问题研究
| 第1章 引言 | 第1-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检查表法 | 第11页 |
| ·列夫和萨格瑞金的方法 | 第11-12页 |
| ·现金保障法 | 第12页 |
| ·启示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 第2章 公司收益质量概述 | 第14-24页 |
| ·收益与收益质量 | 第14-18页 |
| ·收益 | 第14-15页 |
| ·收益质量 | 第15-16页 |
| ·收益的质量特征 | 第16-18页 |
| ·影响因素 | 第18-24页 |
| ·会计政策 | 第18-20页 |
| ·公司治理结构 | 第20-21页 |
| ·关联方交易 | 第21-22页 |
| ·其他因素 | 第22-24页 |
| 第3章 公司收益质量分析方法 | 第24-32页 |
| ·收益质量的消极信号 | 第24-26页 |
| ·反常压缩酌量性成本 | 第24页 |
| ·利润过分依赖于非主营业务 | 第24页 |
| ·资产(尤其是存货与应收款)周转效率偏低 | 第24-25页 |
| ·非正常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 | 第25页 |
| ·计提的各种准备过低 | 第25页 |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出现不正常的降低 | 第25-26页 |
| ·审计报告出现异常 | 第26页 |
| ·收益质量分析 | 第26-32页 |
| ·关注会计政策 | 第27-28页 |
| ·分析收益的构成 | 第28-30页 |
| ·分析收益的现金流转情况 | 第30-32页 |
| 第4章 收益质量分析的应用 | 第32-44页 |
| ·会计政策及经营风险 | 第32-37页 |
| ·坏账准备 | 第32-34页 |
| ·收入确认方法 | 第34-35页 |
| ·存货跌价准备 | 第35-36页 |
|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 第36-37页 |
| ·收益结构分析 | 第37-41页 |
| ·净收益营运指数 | 第37-39页 |
| ·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 | 第39-40页 |
| ·核心业务比重 | 第40-41页 |
| ·现金保障性分析 | 第41-43页 |
| ·现金营运指数 | 第41-42页 |
| ·再投资比率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9页 |
| ·修订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 第44-45页 |
| ·加强中介机构监督 | 第45页 |
| ·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第45-46页 |
| ·加强客户信用风险管理 | 第46-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