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公交(BRT)站点的优化布局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 第二章 BRT站点概述 | 第15-27页 |
| ·BRT系统概述 | 第15-20页 |
| ·BRT的概念 | 第15-16页 |
| ·BRT系统的组成 | 第16-19页 |
| ·BRT系统的优势 | 第19-20页 |
| ·BRT站点概述 | 第20-27页 |
| ·BRT站点的分类 | 第20-21页 |
| ·中途停靠站 | 第21-25页 |
| ·换乘站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基本原理介绍 | 第27-33页 |
| ·效益费用分析 | 第27-29页 |
| ·成本效用分析 | 第29-33页 |
| ·乘客的总出行成本 | 第29-30页 |
| ·车辆运营总成本 | 第30-33页 |
| 第四章 BRT站点的站间距优化 | 第33-53页 |
| ·站间距的影响因素 | 第34-35页 |
| ·区域性质 | 第34页 |
| ·车道形式 | 第34页 |
| ·建设投资 | 第34-35页 |
| ·服务水平 | 第35页 |
| ·其它公共交通的站点布局 | 第35页 |
| ·站间距对相关因素的影响 | 第35-38页 |
| ·对吸引客流的影响 | 第35页 |
| ·对乘客出行时间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对工程造价、运营及沿线土地开发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城镇体系布局的影响 | 第38页 |
| ·BRT站间距的优化目标及常用优化模型 | 第38-44页 |
| ·BRT站间距的优化目标 | 第38-39页 |
| ·常用站间距优化模型 | 第39-44页 |
| ·基于车辆行驶时间和配置车辆的站间距优化模型 | 第44-49页 |
| ·模型假设 | 第45页 |
| ·模型建立 | 第45-49页 |
| ·应用实例 | 第49-53页 |
| 第五章 BRT站点的布置优化 | 第53-65页 |
| ·BRT站点布置的原则 | 第53-54页 |
| ·空间布局布置原则 | 第53-54页 |
| ·具体位置布置原则 | 第54页 |
| ·BRT站点的站台位置 | 第54-59页 |
| ·水平站台、上坡站台和下坡站台 | 第55-56页 |
| ·路段站台 | 第56页 |
| ·交叉口站台 | 第56-57页 |
| ·不同站台位置的比较 | 第57-59页 |
| ·基于坡度路面的车辆延误分析 | 第59-65页 |
| ·基于水平路面的车辆延误分析 | 第59-60页 |
| ·基于坡度路面的车辆延误分析 | 第60-65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