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甲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5页 |
| ·概述 | 第9-11页 |
| ·中药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9-10页 |
| ·中药的发展方向 | 第10页 |
| ·中药的提取 | 第10-11页 |
| ·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类及性质 | 第11-13页 |
| ·黄酮类 | 第11-12页 |
| ·生物碱类 | 第12页 |
| ·醌类 | 第12页 |
| ·皂苷类 | 第12页 |
| ·多糖类 | 第12-13页 |
| ·金芪降糖片简述 | 第13页 |
| ·黄芪的有效成分 | 第13-14页 |
| ·黄芪甲苷的性质 | 第13-14页 |
| ·黄芪提取的一般工艺流程 | 第14页 |
| ·提取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页 |
| ·中草药中皂苷类成分的传统提取方法 | 第14-16页 |
| ·浸渍法 | 第14-15页 |
| ·渗漉法 | 第15页 |
| ·水提煎煮法 | 第15页 |
| ·醇提回流提取法和连续提取法 | 第15-16页 |
| ·中药皂苷类成分的现代提取方法 | 第16-19页 |
| ·超声波提取法 | 第16页 |
|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第16-17页 |
| ·大孔树脂吸附法 | 第17页 |
| ·生物酶法 | 第17-18页 |
| ·微波辅助提取法 | 第18-19页 |
| ·中药传统提取方法的主要因素 | 第19-24页 |
| ·预浸泡 | 第20页 |
| ·温度 | 第20-21页 |
| ·药材的粉碎对浸出的影响 | 第21页 |
| ·提取操作的pH值 | 第21-22页 |
| ·溶媒用量与提取次数 | 第22-23页 |
| ·提取时间 | 第23-24页 |
| ·本文工作 | 第24-25页 |
|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提取实验原理 | 第25-42页 |
| ·植物细胞结构及其特点 | 第25-28页 |
|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 第25-26页 |
| ·细胞壁的结构及植物组织 | 第26-27页 |
| ·黄芪的显微特征 | 第27-28页 |
| ·植物类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的传质过程 | 第28-33页 |
| ·溶剂提取过程的质量传递 | 第28-30页 |
| ·中药提取溶剂选择-乙醇浓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 ·碱性环境对黄芪甲苷提取的影响 | 第31-33页 |
| ·植物类药材有效成分提取过程的动力学 | 第33-37页 |
| ·中药提取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概况 | 第33-34页 |
| ·中药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 第34-37页 |
| ·微波作用机理 | 第37-42页 |
| ·微波辅助提取的机理 | 第37-39页 |
| ·微波辅助提取的特点 | 第39-40页 |
| ·微波作用对细胞壁结构改变 | 第40-42页 |
| 第三章 实验设计 | 第42-58页 |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42-48页 |
| ·实验流程 | 第42页 |
| ·提取实验 | 第42-46页 |
| ·离心分离实验 | 第46页 |
| ·浓缩与干燥 | 第46页 |
| ·有效成分的测定 | 第46-48页 |
| ·实验步骤 | 第48-56页 |
| ·原料的预处理 | 第48-49页 |
| ·溶液的pH测定 | 第49-50页 |
| ·提取实验 | 第50-53页 |
| ·离心分离实验 | 第53页 |
| ·浓缩与干燥 | 第53-54页 |
| ·有效成分的测定 | 第54-56页 |
| ·实验所用到的药品与仪器 | 第56-58页 |
| ·实验中所用药品与试剂 | 第56-57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57-58页 |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79页 |
| ·煎煮法提取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4页 |
| ·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59页 |
| ·煎煮法正交提取实验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 ·煎煮法单因素提取实验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 ·回流提取实验结果分析 | 第64-69页 |
| ·以出膏率为考核目标 | 第64-65页 |
| ·以黄芪甲苷得率为考核目标 | 第65-66页 |
| ·回流提取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第66-69页 |
| ·微波辅助提取实验 | 第69-77页 |
| ·微波辅助提取预实验 | 第69-70页 |
| ·以出膏率为考核目标 | 第70-72页 |
| ·以黄芪甲苷得率为考核目标 | 第72-74页 |
| ·微波辅助提取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第74-77页 |
| ·不同提取方法的对比 | 第77-79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 附录 | 第85-89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89-90页 |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