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

无芒雀麦、紫花苜蓿繁殖特性及种子生产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2页
   ·牧草种子的作用第8页
   ·牧草种子生产现状第8-12页
     ·地域性生产第9-10页
     ·牧草种子主产区及其贸易第10-11页
     ·牧草种子生产水平第11页
     ·我国的牧草种子生产第11-12页
   ·牧草种子生产的研究第12-20页
     ·无芒雀麦种子生产研究第12-16页
     ·苜蓿种子生产研究第16-20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22页
     ·研究背景第21页
     ·研究目的第21-22页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22-31页
   ·试验地概况第22-23页
   ·种子田建植与管理第23-24页
   ·无芒雀麦田间处理及指标测定方法第24-27页
   ·紫花苜蓿田间处理及指标测定方法第27-30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30-31页
第三章 牧草种子繁殖特性第31-53页
   ·生殖枝形成及其数量第31-32页
     ·无芒雀麦种植当年生殖枝的形成第31页
     ·无芒雀麦返青初期枝条的生长发育第31-32页
     ·紫花苜蓿生殖枝形成特点第32页
   ·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第32-45页
     ·管理措施对无芒雀麦营养枝和生殖枝的影响第32-37页
     ·无芒雀麦生殖枝数量与种子产量第37-38页
     ·无芒雀麦冠层结构与种子产量第38-43页
     ·紫花苜蓿的生殖生长第43-44页
     ·紫花苜蓿生殖补偿效应第44-45页
   ·繁殖分配第45-50页
     ·无芒雀麦花序的繁殖分配第46-48页
     ·无芒雀麦种子的繁殖分配第48-49页
     ·紫花苜蓿的繁殖分配第49-50页
   ·讨论第50-52页
   ·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生殖器官数量特征第53-77页
   ·无芒雀麦生殖器官数量特征第53-62页
     ·花序数量特征第53-56页
     ·小穗数量特征第56-58页
     ·小花数量特征第58-59页
     ·种子数量特征第59-62页
   ·紫花苜蓿生殖器官数量特征第62-74页
     ·花序数量特征第63-66页
     ·花的数量与分布第66-69页
     ·荚果数量与分布第69-73页
     ·荚果中种子的数量第73-74页
   ·讨论第74-75页
   ·小结第75-77页
第五章 种子产量变化及质量动态第77-100页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的变化第77-89页
     ·春季施用氮肥第77-80页
     ·秋春施用氮肥第80-82页
     ·氮磷钾配合施肥第82-84页
     ·疏枝第84-87页
     ·灌溉第87-89页
   ·紫花苜蓿种子产量的变化第89-93页
     ·群体密度第89-90页
     ·硼肥与种子产量第90-91页
     ·钼肥与种子产量第91-92页
     ·镁肥与种子产量第92-93页
   ·种子水分变化第93-94页
     ·种子发育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第93-94页
     ·成熟时种子的含水量第94页
   ·种子干物质积累第94-95页
     ·干物质积累规律第94-95页
     ·干物质积累与种子含水量第95页
   ·种子质量动态第95-98页
     ·种子脱氢酶变化规律第95-96页
     ·发芽率动态第96页
  5..5.3 发芽势变化第96-97页
     ·硬实率变化第97-98页
   ·讨论第98-99页
   ·小结第99-100页
第六章 结论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0页
致谢第110-111页
作者简历第111-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北民营建筑装饰企业的竞争力研究
下一篇:大学英语组间小组活动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