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企业领导论文

企业家职业化的内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表格与插图第8-10页
0 导论第10-16页
 0.1 论题的提出第10-14页
  0.1.1 企业家职业化的重要性第10-12页
  0.1.2 我国企业家职业化的现状第12-14页
 0.2 研究的意义第14-16页
1 文献综述第16-41页
 1.1 企业家职业化产生的客观条件第16-20页
  1.1.1 社会劳动分工细化第16-17页
  1.1.2 科技飞速发展第17-18页
  1.1.3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第18-20页
  1.1.4 企业管理成为一门科学及管理教育的发展第20页
 1.2 企业家理论及企业家概念的内涵第20-29页
  1.2.1 企业家成长理论模式回顾第21-25页
  1.2.2 企业家概念的内涵第25-28页
  1.2.3 本研究对几个概念的界定第28-29页
 1.3 企业家职业化的研究第29-38页
  1.3.1 企业家职业化源于“经理革命”第29页
  1.3.2 西方企业家职业化三个发展阶段第29-35页
  1.3.3 关于西方企业家职业化的研究第35-36页
  1.3.4 我国企业家职业化的研究第36-38页
 1.4 本研究的总体构想第38-41页
  1.4.1 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第38-39页
  1.4.2 研究方法第39页
  1.4.3 研究流程第39-41页
2 企业家职业化的内容结构探索第41-47页
 2.1 研究过程与方法第41-42页
 2.2 测试问卷的结果与分析第42-44页
 2.3 小结第44-47页
3 企业家职业化影响因素问卷的研制第47-58页
 3.1 问卷项目的收集和整理第47-49页
  3.1.1 问卷项目的收集第47-49页
  3.1.2 问卷项目的整理第49页
 3.2 问卷的测试与研制过程第49-54页
  3.2.1 研究过程与方法第49-53页
  3.2.2 正式问卷的结果与分析第53-54页
 3.3 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第54-56页
 3.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第56-58页
4 企业家职业化影响因素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第58-66页
 4.1 研究目的第58页
 4.2 研究方法第58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8-64页
 4.4 小结第64-66页
5 我国企业家职业化影响因素现状评价第66-78页
 5.1 研究目的第66页
 5.2 研究方法第66-67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67-76页
 5.4 小结第76-78页
6 综合讨论第78-87页
 6.1 二个模型的用途第78页
 6.2 企业家职业化影响因素模型与国内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第78-79页
 6.3 企业家职业化影响因素模型剖析第79-87页
  6.3.1 企业家自身条件差第79-80页
  6.3.2 没有有效的企业家市场机制第80-81页
  6.3.3 产权结构不合理和治理机制不完善第81-86页
  6.3.4 民营企业的社会环境差第86-87页
7 加速我国企业家职业化进程的政策建议第87-93页
 7.1 促使高素质企业家阶层的形成第87-88页
 7.2 建立有效的企业家人才市场第88-90页
 7.3 建立健全的法制环境第90-91页
 7.4 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和合理的产权关系第91-92页
 7.5 为民营企业提供平等的社会环境第92-93页
8 本研究的总结第93-96页
 8.1 主要的研究成果第93-94页
  8.1.1 我国企业家职业化的内容结构因素模型第93页
  8.1.2 影响我国企业家职业化的因素模型第93-94页
  8.1.3 企业家职业化影响因素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第94页
  8.1.4 我国企业家职业化影响因素现状评价第94页
 8.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94-95页
 8.3 本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5页
附录1 企业家职业化的内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第105-107页
附录2 企业家职业化内容结构调查问卷第107-109页
附录3 企业家职业化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第109-111页
附录4 企业家职业化影响因素的重要度调查问卷第111-113页
附录5 关于企业家职业化的问卷调查第113-115页
 一、企业家职业化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第113-114页
 二、对我国目前企业家职业化影响因素现状进行评价第114-115页
后记第115-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自然的内在价值
下一篇:运用档案袋法评价小班幼儿发展的行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