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TCP协议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防范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2页 |
·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的概念 | 第12-17页 |
·DDoS 攻击的基本过程 | 第13页 |
·常见的DDoS 攻击工具 | 第13-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现有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本文的贡献 | 第19-21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DDoS 攻击与防范方法的分类 | 第22-33页 |
·DDoS 攻击的概述 | 第22-23页 |
·DDoS 攻击的分类 | 第23-26页 |
·按自动化程度分类 | 第23-24页 |
·按利用的弱点分类 | 第24页 |
·按攻击频率分类 | 第24页 |
·按伪造IP 方式分类 | 第24-25页 |
·按受害者类型分类 | 第25-26页 |
·DDoS 防范研究的概述 | 第26-27页 |
·DDoS 防范方法的分类 | 第27-31页 |
·按防范行为分类 | 第27-28页 |
·按检测方法分类 | 第28-30页 |
·按部署位置分类 | 第30-31页 |
·按协作程度分类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攻击源端的轻量级防范方法 | 第33-55页 |
·DDoS 攻击的特征分析 | 第33-39页 |
·TCP 协议分析 | 第34-37页 |
·DDoS 攻击期间出现的不对称关系 | 第37-39页 |
·基于Bloom filter 的信息提取方法 | 第39-47页 |
·Bloom filter 的基本思想 | 第39-45页 |
·函数设计 | 第45-46页 |
·检测中使用的数据表 | 第46-47页 |
·基于变化点检测的DDoS 检测方法 | 第47-51页 |
·变化点检测的思想 | 第47-50页 |
·序列模型及检测方法 | 第50-51页 |
·响应方法 | 第51-53页 |
·对IP 伪造技术分类 | 第51-53页 |
·采用不同的响应方法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受害者端的主动防御方法 | 第55-66页 |
·主动防御方法 | 第55-61页 |
·半开连接分析 | 第55-57页 |
·DARB 延时测试方法 | 第57-60页 |
·评估半开连接 | 第60-61页 |
·在攻击早期使用主动方法检测 | 第61页 |
·基于TTL 的带宽限制策略 | 第61-64页 |
·TTL 字段 | 第62页 |
·减少副作用的带宽限制方法 | 第62-63页 |
·DDoS 响应系统的体系结构与策略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无辜子网端的反向散射检测方法 | 第66-77页 |
·基于Bloom filter 的检测方法 | 第66-69页 |
·误警率和漏警率分析 | 第69-70页 |
·漏警率 | 第69-70页 |
·误警率 | 第70页 |
·扩展的反向散射检测 | 第70-73页 |
·反弹式DDoS 攻击 | 第71-72页 |
·反弹式DDoS 攻击的防范方法 | 第72-73页 |
·其它相关问题 | 第73-75页 |
·反向散射检测和受保护服务器的关系 | 第73-74页 |
·反向散射检测与攻击源端检测的关系 | 第74页 |
·不对称路由问题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六章 实验评测 | 第77-106页 |
·攻击源端防范方法的实验评测 | 第77-92页 |
·Hash 函数的性能评测 | 第77-78页 |
·淹没攻击检测实验 | 第78-81页 |
·对伪造技术的分类 | 第81-86页 |
·和同类工作的比较 | 第86-92页 |
·受害者端防范方法的实验评测 | 第92-101页 |
·主动检测方法的性能评测 | 第93-94页 |
·响应方法的性能评价 | 第94-98页 |
·和同类工作的比较 | 第98-101页 |
·无辜子网端检测方法的实验评测 | 第101-104页 |
·反向散射检测方法的性能评估 | 第101-102页 |
·SA 评估函数对误警的容忍评测 | 第102-103页 |
·扩展方法对反弹式DDoS 攻击检测的性能评估 | 第103-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3页 |
图表索引 | 第113-115页 |
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15-116页 |
参与项目 | 第116-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