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论 | 第10-35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5页 |
·概念辨析 | 第15-20页 |
·文献综述 | 第20-25页 |
·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 第25-31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31-33页 |
·本文解决的主要问题、创新之处 | 第33-35页 |
2 传承与借鉴: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的历史溯源 | 第35-62页 |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道德选择教育的传承意义 | 第36-45页 |
·西方经典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道德选择教育的借鉴意义 | 第45-54页 |
·中西道德思想的分野与对话及其对道德选择教育的启示意义 | 第54-62页 |
3 自由与必然: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62-79页 |
·道德教育主体的意志自由是道德选择教育的逻辑起点 | 第62-65页 |
·道德选择教育是道德自由与道德责任的辩证统一 | 第65-74页 |
·教育主体全面自由的发展是道德选择教育的最终归宿 | 第74-79页 |
4 互动与耦合: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的机制建构 | 第79-116页 |
·道德选择教育的个体心理机制 | 第79-93页 |
·道德选择教育的社会调控机制 | 第93-107页 |
·道德选择教育的有机互动机制 | 第107-116页 |
5 冲突与抉择: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的实现 | 第116-183页 |
·在冲突中抉择——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的关键环节 | 第116-138页 |
·在抉择中提升——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的现实展开 | 第138-154页 |
·在提升中完善——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的最终实现 | 第154-183页 |
6 结论 | 第183-185页 |
致谢 | 第185-187页 |
参考文献 | 第187-192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92-193页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及承担课题情况 | 第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