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第1章 辛亥革命前后陈独秀思想变化的轨迹 | 第11-20页 |
1.1 从封建士大夫到康梁派的转变 | 第11-14页 |
1.1.1 封建思想的浸淫 | 第11-12页 |
1.1.2 康、梁思想的影响及转变 | 第12-14页 |
1.2 从改良派到革命派的转变 | 第14-18页 |
1.2.1 陈独秀的改良思想 | 第14-16页 |
1.2.2 向革命派的转变 | 第16-18页 |
1.3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从思想启蒙上探索新的出路 | 第18-20页 |
第2章 反思辛亥革命与发起新文化运动 | 第20-30页 |
2.1 时事感悟 | 第20-23页 |
2.1.1 思想界的倒行逆施 | 第20-22页 |
2.1.2 思想精英们的失色 | 第22-23页 |
2.2 《生机》及《爱国心与自觉心》的发表 | 第23-25页 |
2.3 国民性的反思及改造 | 第25-30页 |
第3章 陈独秀思想在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之间的传承 | 第30-45页 |
3.1 陈氏的民主思想 | 第30-35页 |
3.1.1 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体现 | 第30-33页 |
3.1.2 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思想的传承 | 第33-35页 |
3.2 陈氏的“科学”思想 | 第35-37页 |
3.2.1 “科学”思想在辛亥革命时期的体现 | 第35-36页 |
3.2.2 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思想的传承 | 第36-37页 |
3.3 陈氏的反传统思想 | 第37-40页 |
3.3.1 反传统思想在辛亥革命时期的体现 | 第38页 |
3.3.2 新文化运动时期反传统思想的传承 | 第38-40页 |
3.4 陈氏的文学革命思想 | 第40-45页 |
3.4.1 文学革新思想在辛亥革命时期的体现 | 第40-43页 |
3.4.2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革命思想的传承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