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粉尘直接还原机理的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不锈钢粉尘综合利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引言 | 第10页 |
·填埋法 | 第10-11页 |
·直接还原法 | 第11-16页 |
·不锈钢粉尘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小结 | 第17页 |
·含碳球团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含碳球团研究过程 | 第17-18页 |
·含碳球团还原度的定义 | 第18-19页 |
·含碳球团还原过程模型 | 第19-21页 |
·铬含碳球团还原过程的特点 | 第21-23页 |
·小结 | 第23页 |
·研究对象、目的及基本设想 | 第23-25页 |
·研究对象及目的 | 第23-24页 |
·研究的基本设想 | 第24-25页 |
第二章 不锈钢粉尘特性及其还原过程热力学研究 | 第25-38页 |
·不锈钢冶炼粉尘的特性 | 第25-31页 |
·不锈钢粉尘的颗粒分布 | 第25页 |
·不锈钢粉尘的元素分析 | 第25-26页 |
·不锈钢粉尘的物相成分 | 第26-27页 |
·不锈钢粉尘的浸出特性 | 第27页 |
·不锈钢粉尘加热时的失重 | 第27-30页 |
·不锈钢粉尘中有价金属的物理性质 | 第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不锈钢粉尘还原过程及热力学分析 | 第31-38页 |
·不锈钢冶炼中铬与其它有价金属的还原过程 | 第31-32页 |
·还原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第32-38页 |
第三章 纯三氧化二铬含碳球团的还原机理研究 | 第38-51页 |
·引言 | 第38页 |
·实验研究方法 | 第38-42页 |
·实验原料及装置 | 第38-39页 |
·试样的准备 | 第39-40页 |
·球团的制备 | 第40页 |
·实验原理 | 第40-41页 |
·还原过程热力学基础 | 第41-42页 |
·纯三氧化二铬含碳球团还原的影响因素 | 第42-47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碳含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球团粒径大小的影响 | 第44-45页 |
·炉内气氛的影响 | 第45-46页 |
·铁含量的影响 | 第46页 |
·铬氧化物粒径大小的影响 | 第46-47页 |
·还原过程动力学研究 | 第47-50页 |
·还原初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47-49页 |
·还原后期动力学模型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第四章 不锈钢粉尘含碳球团等温还原机理研究 | 第51-68页 |
·引言 | 第51页 |
·实验研究方法 | 第51-55页 |
·实验原料设备及装置 | 第51-52页 |
·实验过程 | 第52页 |
·金属铅锌的挥发 | 第52-54页 |
·金属还原率的计算 | 第54-55页 |
·不锈钢粉尘的热传导 | 第55-56页 |
·不锈钢粉尘含碳球团还原过程各因素的影响 | 第56-61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碳含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球团大小的影响 | 第58-59页 |
·还原气氛的影响 | 第59-60页 |
·铁含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不锈钢粉尘含碳球团还原动力学 | 第61-64页 |
·还原初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61-62页 |
·还原后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62-64页 |
·粉尘与三氧化二铬含碳球团还原过程的比较 | 第64-65页 |
·不锈钢粉尘含碳球团还原后组分构成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第五章 不锈钢粉尘含碳球团在熔渣中的直接还原 | 第68-86页 |
·前言 | 第68页 |
·实验研究方法 | 第68-70页 |
·实验原料和实验装置 | 第68-69页 |
·实验原理及数据处理 | 第69-70页 |
·熔融还原影响因素 | 第70-76页 |
·球团在渣中存在的位置及还原迁移过程 | 第70-71页 |
·含碳球团的还原速率 | 第71-72页 |
·球团的熔化速率 | 第72页 |
·球团在渣中的还原与熔化速率 | 第72-73页 |
·球团合理的加入时间 | 第73-74页 |
·渣中还原剂铝对金属回收的影响 | 第74-75页 |
·还原过程对金属回收率的影响 | 第75-76页 |
·反应产物迁移 | 第76-80页 |
·碳的迁移问题 | 第76-79页 |
·熔融态情况下物质的迁移过程 | 第79-80页 |
·渣钢界面的界面张力和粘度的影响 | 第80页 |
·界面张力推导 | 第80-84页 |
·数据引用 | 第81-82页 |
·公式推导 | 第82页 |
·各系数的确定 | 第82-84页 |
·小结 | 第84-8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