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信号的处理与自动诊断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7-11页 |
·心电图的形成及各特征参数 | 第7-9页 |
·ECG 自动分析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第9页 |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9-11页 |
第二章 心电信号的采样 | 第11-17页 |
·标准导联 | 第11-12页 |
·单极加压肢体导联 | 第12-14页 |
·单极胸导联 | 第14-15页 |
·Frank 导联系统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心电信号的预处理 | 第17-29页 |
·ECG 信号的噪声与干扰分析 | 第17-18页 |
·工频干扰滤波(50Hz) | 第18-21页 |
·平滑滤波 | 第18-19页 |
·简单整系数滤波器 | 第19-21页 |
·EMG 滤波 | 第21-22页 |
·基线校正 | 第22-25页 |
·中值滤波 | 第22-24页 |
·基于中值滤波的曲线拟合 | 第24-25页 |
·基于小波变换的ECG 的噪声滤除 | 第25-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心电信号的波形分析 | 第29-44页 |
·QRS 波的识别 | 第29-39页 |
·基于导数的测量方法 | 第30-35页 |
·基于小波变换和移动窗口积分的QRS 波识别 | 第35-39页 |
·P、T 波的识别 | 第39-43页 |
·基于导数的P、T 波识别 | 第39-41页 |
·基于局部变换法的P、T 波识别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心电信号的参数计算 | 第44-52页 |
·基准导联的确定 | 第44-45页 |
·时间参数的计算 | 第45-47页 |
·振幅参数的计算 | 第47-48页 |
·心率的计算 | 第48-49页 |
·心电轴的测量 | 第49-51页 |
·心电轴的测定方法 | 第49-51页 |
·心电轴的临床意义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心电信号的诊断 | 第52-59页 |
·正常心电图 | 第52-55页 |
·实用诊断标准 | 第53-54页 |
·程序设计流程图 | 第54-55页 |
·诊断结果 | 第55页 |
·心脏肥大 | 第55-58页 |
·心房肥大 | 第55-57页 |
·心室肥大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七章 系统软件的设计 | 第59-70页 |
·模块设计 | 第59-60页 |
·主界面 | 第60-61页 |
·12 导同步心电图 | 第61-63页 |
·模块功能设计 | 第61-62页 |
·模块实现 | 第62-63页 |
·高频心电图 | 第63-65页 |
·模块功能设计 | 第64页 |
·模块实现 | 第64-65页 |
·心率变异分析 | 第65-66页 |
·模块功能设计 | 第65-66页 |
·模块实现 | 第66页 |
·向量心电图 | 第66-69页 |
·模块功能设计 | 第67页 |
·模块实现 | 第67-68页 |
·三维图形变换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束语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