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视野下的公民受教育权理论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言 | 第9-11页 |
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2、文章结构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公民受教育权的概述 | 第11-20页 |
1.1 公民受教育权性质的几种学说 | 第11-13页 |
1.1.1 公民权说 | 第11页 |
1.1.2 生存权说或社会权说 | 第11-12页 |
1.1.3 学习权说 | 第12-13页 |
1.1.4 发展权说 | 第13页 |
1.2 公民受教育权的性质辨析 | 第13-17页 |
1.2.1 公民受教育权性质的历史定位 | 第14-16页 |
1.2.2 公民受教育权的权利理论定位 | 第16-17页 |
1.3 公民受教育权内涵之我见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学理论探讨 | 第20-25页 |
2.1 公民受教育权的宪法学探讨 | 第20-23页 |
2.2 公民受教育权的行政法学探讨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公民受教育权的内容体系 | 第25-35页 |
3.1 基本教育权的内容 | 第25-30页 |
3.1.1 教育条件利用权 | 第26-27页 |
3.1.2 获得教育资助权(帮助权) | 第27-28页 |
3.1.3 获得公正评价权 | 第28-29页 |
3.1.4 身份保障权 | 第29-30页 |
3.2 我国具体教育权法定内容 | 第30-35页 |
3.2.1 接受义务教育权内容 | 第30-32页 |
3.2.2 接受职业教育权内容 | 第32页 |
3.2.3 接受高等教育权内容 | 第32-34页 |
3.2.4 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内容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我国公民受教育权保障的现状及对策 | 第35-47页 |
4.1 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效力 | 第35-38页 |
4.1.1 关于公民受教育权法律效力的几种学说 | 第36-37页 |
4.1.2 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效力 | 第37-38页 |
4.2 公民受教育权的立法保障 | 第38-41页 |
4.3 公民受教育权的执法保障 | 第41-44页 |
4.3.1 学校作为行政主体的理论根据 | 第41-42页 |
4.3.2 学校作为行政主体的法律根据 | 第42-43页 |
4.3.3 对教育权的行政执法保障的建议 | 第43-44页 |
4.4 公民受教育权的司法保障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