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布包裹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性能研究
1 绪论 | 第1-11页 |
1.1 工程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2 纤维布包裹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 第11-25页 |
2.1 概述 | 第11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1-17页 |
2.2.1 试件设计及加固方案 | 第11-13页 |
2.2.2 试件制作 | 第13页 |
2.2.3 加固流程 | 第13页 |
2.2.4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 第13-17页 |
2.3 试验结果 | 第17-19页 |
2.4 试验试件荷载与应变关系曲线 | 第19-21页 |
2.5 试验试件的受力特征 | 第21-23页 |
2.6 裂缝形态 | 第23页 |
2.7 结论 | 第23-25页 |
3 纤维布包裹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25-61页 |
3.1 概述 | 第25页 |
3.2 材料模型 | 第25-49页 |
3.2.1 混凝土本构关系 | 第25-46页 |
3.2.2 钢筋的本构关系 | 第46页 |
3.2.3 加载板(钢板)的本构关系 | 第46-48页 |
3.2.4 玻璃纤维布的本构关系 | 第48页 |
3.2.5 碳纤维布的本构关系 | 第48-49页 |
3.3 钢筋混凝土加固柱的有限元模型 | 第49-52页 |
3.4 单元类型 | 第52-53页 |
3.4.1 混凝土单元 | 第52-53页 |
3.4.2 加载板(钢板) | 第53页 |
3.4.3 纤维布单元 | 第53页 |
3.5 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的原理及过程 | 第53-57页 |
3.5.1 结构分析的非线性问题 | 第53-55页 |
3.5.2 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方法 | 第55-56页 |
3.5.3 非线性分析步骤 | 第56-57页 |
3.6 对试验试件进行计算分析 | 第57-61页 |
3.6.1 试验试件参数 | 第57页 |
3.6.2 计算试验试件数据选用结点 | 第57-58页 |
3.6.3 试验试件的几何模型 | 第58页 |
3.6.4 试验试件的有限元模型 | 第58页 |
3.6.5 试验试件边界条件的模拟 | 第58-59页 |
3.6.6 试验试件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59-61页 |
4 纤维布包裹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有限元计算 | 第61-76页 |
4.1 计算试件模型 | 第61-64页 |
4.1.1 计算试件参数 | 第61-62页 |
4.1.2 计算试件几何模型 | 第62页 |
4.1.3 计算试件有限元模型和边界条件模拟 | 第62-64页 |
4.2 有限元计算 | 第64-65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65-73页 |
4.3.1 纤维布不同加固层数比较 | 第65-67页 |
4.3.2 纤维布不同加固间距比较 | 第67-68页 |
4.3.3 最优加固间距和加固层数分析 | 第68-69页 |
4.3.4 不同柱截面形状加固比较 | 第69-71页 |
4.3.5 不同加固材料比较 | 第71-73页 |
4.4 加固机理分析 | 第73-74页 |
4.5 结论 | 第74-76页 |
5 纤维布包裹加固柱承载力的计算探讨 | 第76-82页 |
5.1 加固构件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 | 第76页 |
5.2 轴心受压加固柱承载力的计算 | 第76-80页 |
5.2.1 基本假定 | 第76-77页 |
5.2.2 轴心受压承载力的计算 | 第77-80页 |
5.3 用计算公式与有限元计算、试验结果的比较 | 第80-82页 |
6 结束语 | 第82-85页 |
6.1 结论 | 第82-83页 |
6.2 展望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3页 |
附录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