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 第12-20页 |
2.1 束流的概念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1.1 束流的概念 | 第12页 |
2.1.2 束流的研究方法 | 第12页 |
2.1.3 关于带电粒子与离子通道中的离子和空气分子碰撞的说明 | 第12-13页 |
2.2 相空间、刘维定理与发射度 | 第13-20页 |
2.2.1 相空间与哈密顿系统 | 第13-14页 |
2.2.2 束流相图 | 第14页 |
2.2.3 刘维定理概述 | 第14-15页 |
2.2.4 位置-斜率束流相空间 | 第15页 |
2.2.5 束流的椭圆相图 | 第15-16页 |
2.2.6 发射度的定义 | 第16-17页 |
2.2.7 发射度的归一化 | 第17-18页 |
2.2.8 非线性效应对发射度的影响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束流均匀分布无散射情况下的束流包络线计算 | 第20-39页 |
3.1 均匀分布情况下的束流包络线公式 | 第20-23页 |
3.2 通过椭圆相图函数求包络方程的一般形式 | 第23-27页 |
3.2.1 束流相椭圆的几何学分析 | 第23-26页 |
3.2.2 包络方程的普遍形式的推导 | 第26-27页 |
3.3 包络线数值求解方法 | 第27-31页 |
3.4 电子束的发散计算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31-34页 |
3.5 电流中和对束流的影响 | 第34-37页 |
3.6 结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背景粒子对束粒子的散射对粒子束传输的影响 | 第39-51页 |
4.1 Fokker-Planck方程 | 第39-42页 |
4.2 Fokker-Planck方程的矩形式 | 第42-45页 |
4.2.1 矩方程 | 第42页 |
4.2.2 维里方程 | 第42-44页 |
4.2.3 能量方程 | 第44-45页 |
4.3 包络方程 | 第45-46页 |
4.4 数值计算 | 第46-51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