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4页 |
缩略词表 | 第14-15页 |
图表一览表 | 第15-17页 |
引言: 关注幼儿英语教育模式 | 第17-20页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第20-41页 |
·对幼儿第二语言教育模式的研究背景 | 第20-27页 |
·国内外对第二语言教育模式的研究背景 | 第20-21页 |
·国内对幼儿英语教育模式的研究背景 | 第21-27页 |
·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背景 | 第27-33页 |
·第二语言习得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取向 | 第27-29页 |
·第二语言习得的语言学研究取向 | 第29-33页 |
·pro-drop参数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背景 | 第33-41页 |
·不同pro-drop参数值的原因分析 | 第33-37页 |
·第二语言习得中pro-drop参数下的无主语句及相关特征的研究 | 第37-39页 |
·第二语言习得中pro-drop现象与词法形态一致关系的研究 | 第39-40页 |
·第二语言习得中第一语言对pro-drop参数建立影响的研究 | 第40-41页 |
第二部分 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41-54页 |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41-42页 |
·研究目标 | 第42-43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43-49页 |
·母语 | 第43页 |
·外语 | 第43页 |
·第二语言 | 第43-44页 |
·学习、习得 | 第44-45页 |
·教育模式 | 第45-46页 |
·普遍语法、参数 | 第46-47页 |
·pro-drop参数 | 第47-49页 |
·研究方法 | 第49-52页 |
·教育实验研究法 | 第49-50页 |
·教育测量法 | 第50-51页 |
·理论研究法 | 第51页 |
·比较法 | 第51页 |
·访谈法 | 第51-52页 |
·研究思路 | 第52-54页 |
·总体思路 | 第52页 |
·阶段步骤 | 第52-54页 |
第三部分 理论论证-从普遍语法角度研究幼儿英语学习的合理性 | 第54-62页 |
·从普遍语法自身的科学性来看 | 第54-58页 |
·普遍语法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儿童语言发展的创造性和速度 | 第54-55页 |
·普遍语法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人类语言的相似性 | 第55-56页 |
·普遍语法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儿童语言获得的普遍性 | 第56-57页 |
·普遍语法理论在临床上的证据 | 第57-58页 |
·从领域特殊性的研究取向来看 | 第58-59页 |
·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方向来看 | 第59页 |
·从第二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来看 | 第59-60页 |
·从普遍语法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研究现状来看 | 第60-62页 |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两种教育模式下的幼儿英语pro-drop参数建立的比较 | 第62-111页 |
·实验目的 | 第62页 |
·实验方法 | 第62-69页 |
·实验对象 | 第62页 |
·实验设计 | 第62-63页 |
·实验时间 | 第63页 |
·测验材料 | 第63-66页 |
·实验程序 | 第66-69页 |
·实验结果 | 第69-94页 |
·前测结果分析 | 第69-76页 |
·后测结果分析 | 第76-94页 |
·讨论 | 第94-111页 |
·幼儿具有第二语言学习的潜在能力 | 第94-95页 |
·第二语言学习中,迁移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且集中表现在学习的初级阶段 | 第95-99页 |
·第二语言学习中普遍语法的作用是以母语为中介的,通过幼儿的第一语言起作用 | 第99-100页 |
·幼儿的学习是一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的英语学习也是一创造性的建构过程 | 第100-103页 |
·习得是幼儿获得母语的重要方式,也是学习英语的有效途径 | 第103-106页 |
·语言输入是决定幼儿第二语言学习成效的重要外部因素 | 第106-108页 |
·动机是影响幼儿第二语言学习成效的重要情感因素 | 第108-111页 |
第五部分 教育启示 | 第111-137页 |
·教学式是现阶段对幼儿实施英语教育的主要模式 | 第112-115页 |
·提高英语教学活动中的自然习得效率-浸入式英语教育模式所给予的启示 | 第115-137页 |
·幼儿英语教育应注重发挥幼儿语言习得机制的作用 | 第116-117页 |
·幼儿英语教育应充分发挥幼儿内隐学习的效应 | 第117-120页 |
·幼儿英语教育应树立过程导向型的目标观 | 第120-121页 |
·幼儿英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有利于习得的英语语言输入 | 第121-127页 |
·幼儿英语教育应注重幼儿形成融合型的英语学习动机 | 第127-137页 |
结语: 总结与展望 | 第137-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50页 |
附录 | 第150-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