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区域整合的冲动和区域主义的流行 | 第1-14页 |
第一章 、区域贸易一体化的理论辩论 | 第14-27页 |
第一节 、理论维度的思考 | 第14-18页 |
一、 政治学方面的理论 | 第14-16页 |
二、 经济学上的解释 | 第16-18页 |
第二节 、经验维度的观察 | 第18-20页 |
第三节 关于区域贸易体制和多边贸易体制关系的辩论 | 第20-27页 |
一、 RTAs作为阻碍物 | 第20-24页 |
二、 RTAs作为建造物 | 第24-25页 |
三、 司马昭之心和先行者 | 第25-27页 |
第二章 、GATT/WTO规范区域贸易安排的法理学演进 | 第27-36页 |
第一节 GATT1947实践规范的法律缺失 | 第27-28页 |
第二节 争端解决程序:第23条 | 第28-29页 |
第三节 没有结论的记录:工作组的报告 | 第29-33页 |
第四节 GATT/WTO体制下的区域经济安排审查实践 | 第33-36页 |
第三章 、立法上突破:《GATT第24条解释谅解书》 | 第36-38页 |
第一节 实体层面的澄清 | 第36-37页 |
第二节 程序环节的完善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司法上突破:土耳其纺织品进口限制案 | 第38-43页 |
第一节 事实背景 | 第38页 |
第二节 DSB倾向性的观点:宗旨至上及其解释 | 第38-40页 |
第三节 重申多边纪律:应有之义 | 第40-43页 |
第五章 、区域经济整合的多边完善 | 第43-49页 |
第一节 美欧、日关于修改第24条的分歧:从“香蕉案”谈起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几个亟待改革的法律议题:通往天堂之路 | 第44-49页 |
第六章 、区域经济整合之与中国 | 第49-63页 |
第一节 最惠国待遇原则例外适用的讨论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大中华自由贸易区构建与WTO规则的衔接 | 第51-54页 |
第三节 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 | 第54-55页 |
第四节 中国“入世议定书”几个相关条款解读 | 第55-57页 |
第五节 我国面对区域经济整合的法律对策 | 第57-63页 |
结语:我们应铭记于心的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