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纺织工业、染整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混纺织物论文

携载药物的腔内隔绝术用织物的研制

第一章 前言第1-23页
 1 人造血管的发展第12-15页
   ·人造血管的发展历程第12-13页
   ·人造血管的性能要求第13-14页
   ·人造血管的表征指标第14-15页
 2 腔内隔绝术用人造血管的应用第15-17页
   ·人造血管在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第15-16页
   ·国外人造血管用于腔内隔绝术的发展第16-17页
   ·腔内隔绝术用人造血管的性能要求第17页
 3 本课题的背景第17-21页
   ·超薄涤纶织物的研制第18-19页
   ·腔内隔绝器具的动物和临床应用研究第19-21页
 4 腔内隔绝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本课题的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凝血的机理与研究的思路第23-31页
 1 凝血酶的凝血机理第23页
 2 血液在织物表面的凝血过程第23-24页
 3 影响血液在织物表面凝血效果的因素第24-25页
 4 涤纶织物的特性与改性思路第25-26页
 5 涤纶织物表面改性方法的确定第26-28页
 6 织物表面改性后性能的表征第28-31页
第三章 低温等离子体对涤纶织物的改性第31-53页
 1 低温等离子体对织物表面的作用第31页
 2 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原理第31-32页
 3 低温等离子体对织物表面改性方法的确定第32-33页
 4 等离子体气体种类,反应试剂的选择第33-34页
 5 实验设备,仪器第34页
 6 实验步骤第34-37页
   ·实验用试样的准备第34-35页
   ·试样前处理第35页
   ·不同表面张力溶液的制备第35-37页
   ·氧气等离子体接枝实验步骤第37页
   ·氮气等离子体处理实验步骤第37页
 7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7-47页
   ·壳聚糖接枝第38-40页
   ·丙烯酸接枝第40-41页
   ·丙烯酰胺接枝第41-43页
   ·聚乙二醇接枝第43-44页
   ·氮气等离子体对涤纶织物的改性第44-46页
   ·接枝改性后试样厚度、透水率的测试第46-47页
 8 改性后织物结构性能的测试第47-51页
   ·扫描电镜测试第47-49页
   ·红外光谱测试第49-51页
 9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紫外辐照接枝实验第53-71页
 1 紫外辐照接枝反应原理第53-54页
   ·NaIO_4法不排氧紫外辐照反应机理第53-54页
   ·排氧紫外辐照反应机理第54页
 2 NaIO_4法不排氧紫外辐照接枝第54-59页
   ·实验原料试剂及反应装置第54-56页
   ·实验步骤第56页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56-59页
 3 排氧紫外辐照接枝第59-70页
   ·单体、光敏剂及溶剂的选择第60-61页
   ·实验原料试剂及反应装置第61-62页
   ·实验步骤第62-63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3-68页
   ·改性后织物结构性能的测试第68-70页
 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固定化凝血酶及血液检测第71-79页
 1 凝血酶固定的原理第71-72页
 2 实验原料及仪器第72页
 3 实验步骤第72-74页
   ·凝血酶的固定方案第72-73页
   ·缓冲液的制备第73页
   ·血液检测前的准备第73-74页
 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4-78页
   ·凝血酶固定实验方案1的测试结果与分析第74-75页
   ·凝血酶固定实验方案2、3的测试结果与分析第75-78页
 5 讨论第78-79页
第六章 结论第79-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附录第86-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七子花遗传结构及优先保护种群的确定
下一篇:区域贸易一体化与GATT/WTO的发展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