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中的民营企业融资研究
| 1 导论 | 第1-7页 |
| ·研究背景与主题 | 第5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5-6页 |
| ·研究方法与结构 | 第6-7页 |
| 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 第7-14页 |
|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 第7-9页 |
| ·莫迪尼亚李与米勒模型 | 第9-11页 |
| ·权衡理论 | 第11页 |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1-12页 |
|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实践意义 | 第12-14页 |
| 3 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 | 第14-22页 |
| ·英美证券市场主导型融资方式 | 第14-17页 |
| ·日本主银行制融资方式 | 第17-18页 |
| ·发展中国家的融资方式 | 第18-20页 |
| ·国外融资方式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的启示 | 第20-22页 |
| 4 创业中的民营企业融资特点 | 第22-28页 |
| ·生命周期中德民营企业融资特点 | 第22-23页 |
| ·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特点 | 第23-28页 |
| 5 民营企业超硬性融资约束因素分析 | 第28-39页 |
| ·信息不对称与信贷配给 | 第28-30页 |
| ·民营企业的制度缺陷 | 第30-33页 |
| ·民营企业融资的体制陷阱 | 第33-39页 |
| 6 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的对策思考 | 第39-46页 |
| ·克服民营企业制度缺陷,降低信息不对称 | 第39-40页 |
| ·积极利用各种融资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 第40-41页 |
| ·强化金融机构在民营企业融资活动的中的主导作用 | 第41-43页 |
| ·强化政府服务功能,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 | 第43-46页 |
| 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