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我国高校“名师”评选机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研究的背景第11-12页
     ·研究的意义第12页
   ·文献综述第12-16页
     ·关于“名师”的内涵及特征研究第12-14页
     ·关于“名师”评选机制的相关理论研究第14-15页
     ·关于“名师”评选机制的相关实践研究第15-16页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6-18页
     ·研究的内容第16页
     ·研究的方法第16-18页
第2章 “名师”评选机制的应然研究第18-30页
   ·“名师”概念第18-21页
     ·民间性“名师”第18-19页
     ·制度性“名师”第19-20页
     ·“名师”:民间性“名师”与制度性“名师”的统一第20-21页
   ·“名师”特征第21-24页
     ·师德高尚诲人不倦第21-22页
     ·治学楷模学识渊博第22-23页
     ·探索创造思想精深第23页
     ·人格垂范影响深广第23-24页
   ·“名师”评选机制及其分析框架第24-30页
     ·机制及“名师”评选机制第24-26页
     ·“名师”评选机制的分析框架第26-30页
第3章 我国“名师”评选机制实然研究(一)——我国“名师”评选现状第30-36页
   ·“名师”评选的目标第30页
   ·“名师”评选具体指标体系第30-32页
     ·“名师”评选基准第31页
     ·“名师”评选指标体系第31-32页
   ·“名师”评选机构第32页
   ·“名师”评选过程第32-36页
     ·准备阶段第32-33页
     ·预选第33-34页
     ·初评第34-35页
     ·复评第35页
     ·结果和表彰第35-36页
第4章 我国“名师”评选机制实然研究(二)——我国“名师”评选机制的相关调查第36-46页
   ·调查目的第36页
   ·调查方法第36页
   ·调查问卷的编制第36页
   ·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第36-46页
     ·样本的基本情况第36-37页
     ·被调查者对“名师”评选的基本态度的调查与分析第37-39页
     ·“名师”评选指标体系合理性调查统计与分析第39-40页
     ·不同评选主体在“名师”评选中发挥真实作用的调查统计与分析第40-42页
     ·“名师”评选内容侧重性调查统计与分析第42-44页
     ·“名师”评选过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调查统计与分析第44-46页
第5章 我国“名师”评选机制实然研究(三)——我国“名师”评选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第46-51页
   ·“名师”评选未能真正体现民间性“名师”与制度性“名师”的统一第46-47页
   ·“名师”评选中民间主体地位旁落第47-48页
   ·“名师”评选指标体系的认可程度偏低第48-49页
   ·“名师”评选过程中重绩轻效倾向明显第49-50页
   ·“名师”评选多元主体参与的协调机制缺乏第50-51页
第6章 我国“名师”评选机制的建构策略第51-58页
   ·“名师”评选应体现民间性与制度性的统一第51-52页
   ·兼顾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一致性第52-54页
   ·评价指标体系由预定走向生成,突显集体共识第54-55页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评选的协调机制第55-56页
   ·建立检验评价效果的“反评价”机制第56-58页
结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A “名师”评选机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调查问卷第63-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公办与民办高校和谐发展研究
下一篇:我国文科大学生科学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