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的音乐与戏剧性特点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第一章 《仲夏夜之梦》的创作 | 第11-16页 |
第一节 莎士比亚时期的英国及莎士比亚 | 第11-12页 |
第二节 莎士比亚的喜剧风格及《仲夏夜之梦》 | 第12-16页 |
第二章 门德尔松与《仲夏夜之梦》的渊源 | 第16-23页 |
第一节 门德尔松其人 | 第16-19页 |
第二节 丰富全面的文化修养 | 第19-20页 |
第三节 与英国文化的结缘 | 第20-21页 |
第四节 序曲与时隔16 年的戏剧配乐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仲夏夜之梦》的主要音乐特点 | 第23-39页 |
第一节 旋律的典型意义 | 第23-31页 |
第二节 曲式结构的古典美感 | 第31-34页 |
第三节 序曲与其它四段戏剧配乐的关系 | 第34-39页 |
第四章 《仲夏夜之梦》音乐的主要戏剧特点 | 第39-42页 |
第一节 叙述性与戏剧性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典型性与标题性 | 第40-41页 |
第三节 造型性与色彩性 | 第41-42页 |
第五章 《仲夏夜之梦》在音乐发展中的历史意义 | 第42-46页 |
第一节 对古典传统手法的继承 | 第42-44页 |
第二节 标题性音乐会序曲的创新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9页 |
附录Ⅰ:12 段戏剧配乐 Op.61 | 第49-50页 |
附录Ⅱ:《仲夏夜之梦》剧照 | 第50-53页 |
注释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