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四川交通建设产业投资基金的思考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1. 产业投资基金的基本理论 | 第16-28页 |
·产业投资基金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对产业投资基金概念的界定 | 第19-21页 |
·国内专家的代表性观点 | 第19页 |
·主管部门对概念的诠释 | 第19-20页 |
·本文对基金概念的理解 | 第20-21页 |
·产业投资基金与其它投资基金的比较分析 | 第21-24页 |
·产业投资基金与证券投资基金的比较 | 第21-23页 |
·产业投资基金与创业投资基金的比较 | 第23-24页 |
·产业投资基金的特点 | 第24-26页 |
·投向定位于实业投资 | 第25页 |
·提供资本经营增值服务 | 第25页 |
·融资与投资结合运作 | 第25页 |
·高风险与高收益并举 | 第25-26页 |
·在企业相对成熟后退出 | 第26页 |
·投资资本的高级形态 | 第26页 |
·产业投资基金的作用 | 第26-28页 |
·引导民间资金投资产业项目 | 第26-27页 |
·促进直接和间接融资均衡发展 | 第27页 |
·有利于推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 第27-28页 |
2. 境外创业投资基金的运作经验 | 第28-40页 |
·典型的创业投资基金运作特点 | 第28-31页 |
·美国创业投资基金——公司主导型 | 第28-29页 |
·日本创业投资基金——契约主导型 | 第29-30页 |
·台湾创业投资基金——当局推动型 | 第30页 |
·欧洲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经验 | 第30-31页 |
·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的成功案例 | 第31-35页 |
·麦格理银行 | 第31-33页 |
·麦格理韩国基金 | 第33-35页 |
·对我国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启示 | 第35-40页 |
·应努力拓宽基金的筹资渠道 | 第35页 |
·扩大产业基金的投资人队伍 | 第35-36页 |
·设立方式随发展阶段而变 | 第36页 |
·组织形式可灵活机动选择 | 第36页 |
·发行方式可先私募后公募 | 第36页 |
·以基金上市作为退出途径 | 第36-37页 |
·简化基金的设立审批程序 | 第37页 |
·发展重点应由区域化转向专业化 | 第37-38页 |
·发展基础设施基金势在必行 | 第38-40页 |
3. 四川发展交通建设产业基金研析 | 第40-49页 |
·四川交通基础设施现状及特点 | 第40-42页 |
·四川交通基础设施现状 | 第40-41页 |
·四川交通基础设施特点 | 第41-42页 |
·“十一五”四川交通设施建设规划 | 第42-44页 |
·民航 | 第42-43页 |
·公路 | 第43页 |
·铁路 | 第43-44页 |
·水运 | 第44页 |
·四川发展交通建设产业基金的可行性 | 第44-49页 |
·符合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 | 第45页 |
·交通运输产业发展前景佳 | 第45-46页 |
·交通运输产业增值潜力大 | 第46页 |
·交通运输产品具有双重性 | 第46页 |
·可供给的社会资本充裕 | 第46-47页 |
·投资者趋于成熟和理性 | 第47页 |
·国际国内实践可供借鉴 | 第47-48页 |
·社会经济环境相对稳定 | 第48-49页 |
4. 四川交通建设产业基金创设思路 | 第49-57页 |
·关于基金组织形式的构想 | 第49-51页 |
·公司型和契约型基金比较分析 | 第49-50页 |
·产业基金组织形式的选择 | 第50-51页 |
·关于基金设立方式的构想 | 第51-53页 |
·起步阶段的设立方式选择封闭式 | 第52页 |
·成熟阶段的设立方式选择开放式 | 第52-53页 |
·关于基金募集方式及资金来源的构想 | 第53-55页 |
·起步阶段采取私募方式募集 | 第53-54页 |
·成熟阶段采取公募方式募集 | 第54-55页 |
·四川交通建设产业基金设立框架 | 第55-57页 |
5. 存在的问题及有关对策建议 | 第57-64页 |
·当前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 | 第57-59页 |
·资本市场还不完善 | 第57页 |
·利益垄断尚未打破 | 第57页 |
·配套法规仍不健全 | 第57-58页 |
·专业队伍尚未形成 | 第58页 |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 第58页 |
·具体操作存在难点 | 第58-59页 |
·可能存在的风险 | 第59页 |
·加快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政策建议 | 第59-64页 |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第59-60页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60页 |
·制定优惠扶持政策 | 第60-61页 |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 第61页 |
·完善基金退出机制 | 第61-62页 |
·加强投资基金治理 | 第62-64页 |
结束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