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五指山小型猪基因组BAC文库的构建与北京油鸡风味特性基因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8页
 1. 国内外畜禽遗传资源现状第14-16页
   ·世界畜禽遗传资源现状第14-15页
   ·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现状第15-16页
 2. 细菌人工染色体(BAC)的发展及应用第16-25页
   ·细菌人工染色体(BAC)的发展概述第16-19页
   ·BAC 基因组文库的应用第19-23页
   ·BAC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第23-24页
   ·已构建的基因组BAC文库第24-25页
 3. 转基因技术概况第25-29页
   ·转基因方法概述第26-28页
   ·利用转基因技术对我国地方鸡种优良性状的改良第28-29页
 4 畜禽遗传资源细胞库的建立及质量检测第29-32页
   ·畜禽体细胞库的构建第29-31页
   ·我国畜禽体细胞库的建立的优势第31页
   ·细胞系质量检测标准第31-32页
 5. 我国特有地方畜禽品种五指山微型猪、北京油鸡优良、抗逆和抗病基因研究现状及预期分析第32-38页
   ·五指山小型猪研究现状第32-33页
   ·北京油鸡风味特性基因研究现状第33-35页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基因的研究进展第35-36页
   ·氨基咪唑氨甲酰核苷酸转甲酰基酶/次黄嘌呤核苷酸环水解酶(purH)基因的研究进展第36-38页
第二章 五指山小型猪基因组BAC 文库的构建第38-62页
 1 材料第38-40页
   ·主要药品和酶第38页
   ·主要仪器第38-39页
   ·常规试剂第39-40页
 2 五指山小型猪基因组 BAC 文库的构建第40-50页
   ·样品,菌株与质粒第40页
   ·试剂第40-41页
   ·实验方法第41-50页
     ·BAC 载体的制备第41-43页
     ·碱裂解法大量提取 BAC 质粒第43-44页
     ·CsCL-EtBr 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得到的超螺旋质粒第44页
     ·BAC 载体的后期处理(酶切和去磷酸化)第44-46页
     ·电转化感受态细胞DH lOB的制备第46页
     ·琼脂糖包埋法制备基因组大片段第46-47页
     ·预电泳、大片段基因组DNA 的部分酶切第47-48页
     ·脉冲场电泳分离最适高分子量DNA 片段第48-49页
     ·电洗脱回收基因组第49页
     ·基因组DNA 和载体DNA 的连接与转化第49-50页
 3 BAC 文库的保存与鉴定第50-52页
   ·单克隆分离和培养第50页
   ·使用机械手分装菌液第50-51页
   ·文库的鉴定第51-52页
 4 实验结果第52-56页
   ·BAC 载体的提取和纯化第52页
   ·载体的酶切和去磷酸化第52-53页
   ·高分子量基因组(HMW genome)DNA 的制备第53页
   ·基因组DNA的部分酶切第53-54页
   ·大片段DNA 的二次分离与电洗脱法回收酶切片段第54-55页
   ·连接与条件条件的确定第55-56页
 5 讨论第56-60页
   ·BAC载体制备技术第56-57页
   ·高分子量DNA 的制备技术第57-58页
   ·大片段DNA 的回收技术第58页
   ·载体与高分子量DNA连接技术第58-59页
   ·电激转化技术第59页
   ·BAC文库的鉴定第59-60页
 6 小结第60-62页
第三章 北京油鸡转基因靶细胞系的创建第62-76页
 1 材料和方法第62-65页
   ·主要材料第62页
   ·实验方法第62-65页
     ·原代培养、传代、冻存和复苏第62-63页
     ·细胞活力测定第63页
     ·生长曲线第63页
     ·细胞系的微生物检测第63-64页
     ·染色体分析第64页
     ·细胞系的同工酶酶谱分析第64页
     ·脂质体介导的六种荧光蛋白基因在北京油鸡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第64-6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5-71页
   ·北京油鸡成纤维靶细胞形态学观察第65-66页
   ·细胞生长的动态观察第66页
   ·微生物污染检测结果第66-67页
   ·染色体分析第67-68页
   ·细胞系的同工酶酶谱分析第68-69页
   ·脂质体介导的六种荧光蛋白基因转染北京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检测结果第69-71页
 3 讨论第71-74页
   ·北京油鸡转基因靶细胞系的创建第71-72页
   ·核型分析第72页
   ·细胞系种间污染第72-74页
   ·外源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第74页
 4 小结第74-76页
第四章 北京油鸡 ADSL 基因的研究第76-9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6-80页
   ·材料第76-77页
     ·北京油鸡第76-77页
     ·质粒与菌株第77页
     ·主要试剂第77页
   ·实验方法第77-80页
     ·总 RNA 的抽提第77页
     ·北京油鸡ADSL 基因cDNA 全序列的扩增与3′、5′RACE第77页
     ·引物设计与北京油鸡 ADSL 基因成熟肽片段的获得第77-78页
     ·ADSL 基因5′侧翼调控区的研究第78页
     ·北京油鸡ADSL 基因在体内的表达研究第78页
     ·北京油鸡ADSL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8-79页
     ·重组北京油鸡ADSL的表达及SDS-PAGE分析第79页
     ·重组北京油鸡GST-ADSL 融合蛋白的纯化第79页
     ·Western-blotting 检测融合蛋白第79页
     ·北京油鸡ADS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与脂质体介导转染成纤维细胞.第79-80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80页
 2 结果第80-92页
   ·北京油鸡ADSL 全长cDNA 的克隆及序列测定第80-81页
   ·5′侧翼调控区分析第81-83页
   ·不同物种间 ADSL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第83-84页
   ·北京油鸡ADSL基因组序列分析第84-85页
   ·北京油鸡ADSL 基因体内表达情况第85-86页
   ·融合表达载体pGEX-ADSL 的构建第86-87页
   ·重组北京油鸡ADSL 的表达及SDS-PAGE第87-88页
   ·北京油鸡pGEX-ADSL 融合蛋白的可溶性检测及纯化第88-89页
   ·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融合蛋白第89-90页
   ·ADSL 在转染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第90-91页
   ·北京油鸡ADSL 的三级结构分析第91-92页
 3. 讨论第92-94页
   ·全长ADSL 基因cDNA 序列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分析第92页
   ·ADSL 基因5′侧翼调控区的研究第92-93页
   ·ADSL 基因功能分析第93页
   ·ADSL 组织特异性表达第93页
   ·pGEX-ADSL 融合蛋白的表达与活性鉴定第93-94页
   ·pEGFP-N3-ADSL在细胞中的定位第94页
 4. 小结第94-96页
第五章 北京油鸡purH 基因的研究第96-11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7-99页
   ·材料第97页
     ·北京油鸡第97页
     ·质粒与菌株第97页
     ·主要试剂第97页
   ·实验方法第97-99页
     ·总 RNA 的抽提第97页
     ·北京油鸡purH 基因cDNA 全序列的扩增与3′、5′RACE第97-98页
     ·北京油鸡PURH 基因在体内的表达研究第98页
     ·北京油鸡purH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98页
     ·脂质体介导法转染成纤维细胞及purH 基因的亚细胞分布第98页
     ·G418北京油鸡成纤维细胞最小致死量测定与抗性细胞的筛选第98-99页
     ·单克隆阳性细胞株荧光蛋白基因整合、表达的检测及鉴定第99页
     ·purH在北京油鸡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检测第99页
 2. 结果第99-109页
   ·北京油鸡purH 基因序列分析第99-100页
   ·北京油鸡purH 基因体内表达情况第100-101页
   ·北京油鸡purH 基因组分析第101-102页
   ·purH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102-103页
   ·重组外源基因转染率的比较第103-104页
   ·北京油鸡purH基因的亚细胞定位第104-106页
   ·克隆化细胞株的筛选第106-107页
   ·细胞凋亡的检测第107-108页
   ·阳性细胞株的鉴定第108页
   ·Western blot检测在北京油鸡成纤维细胞中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第108-109页
 3 讨论第109-112页
   ·全长purH 基因cDNA 序列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分析第109-110页
   ·影响转染表达的各种因素第110页
   ·purH 在细胞中的定位第110-111页
   ·北京油鸡成纤维细胞purH 阳性细胞株的建立第111页
   ·北京油鸡成纤维细胞中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检测第111-112页
   ·克隆化细胞的筛选与转基因动物克隆的应用第112页
 4 小结第112-114页
总结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7页
附录:主要成果与发表相关论文第127-129页
致谢第129-131页
 附录第131-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蛋白源和大豆抗营养因子对牙鲆蛋白消化酶的活性与基因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羧甲基壳聚糖局部医药用膜材料的研制及性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