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自然科学史论文

从江南科举世家到近代科技名门--苏州莫釐王氏家族研究

中文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5页
 一、选题意义第8页
 二、学术史回顾第8-12页
  (一) 对江南望族的研究第8-11页
  (二) 对莫釐王氏的研究第11-12页
 三、史料、理论和方法第12-13页
 四、本文创新和难点第13-15页
第一章 明清苏州莫釐王氏的形成与播衍第15-26页
 一、莫釐王氏家族形成概况第15-18页
  (一) 聚族而居、转贾四方第15-16页
  (二) 积善乡里、初立名望第16-17页
  (三) 由贾入儒、儒贾并行第17-18页
 二、明清王氏宗族组织与家族生活第18-26页
  (一) 宗族组织第18-20页
  (二) 宗族活动第20-24页
  (三) 宗族特点第24-26页
第二章 明清科场场域与莫釐王氏家族第26-42页
 一、场域理论和明清科场场域第26-27页
 二、科场场域中的莫釐王氏第27-39页
  (一) 王氏科第功名情况第28-30页
  (二) 王氏应举资本分析第30-39页
 三、科举、家族与苏州地域社会第39-42页
  (一) 地域社会:围绕科举联成一体第39-40页
  (二) 国家:通过科举控制地方社会第40-42页
第三章 莫釐王氏的家风、家学与传统士大夫精神第42-57页
 一、莫釐王氏家风第42-49页
  (一) “士志于道”与名道救世的传统第42-44页
  (二) “求是”精神与经世致用的传统第44-46页
  (三) “游于艺”与“乐江湖”的传统第46-49页
 二、莫釐王氏的经世实学第49-52页
  (一) 王芑孙与清中期漕运改革第49-51页
  (二) 王鎏与晚清钞币改革第51-52页
 三、王氏士绅的传统士大夫精神:以王芑孙为中心第52-57页
  (一) 乾嘉时局与王氏家族的衰落第52-53页
  (二) 王芑孙的“狂狷”性格与知识分子操守第53-57页
第四章 科举之废与莫釐王氏的近代转型第57-76页
 一、清末民初莫釐王氏家族的“中西观”第57-66页
  (一) 王氏对“西学”的译介第57-60页
  (二) 王季烈等人对“中学”的坚守第60-63页
  (三) 王季烈等人“中西观”形成之原因第63-66页
 二、清末民初莫釐王氏家族的教育转型第66-76页
  (一) 清末苏州地方教育与文化世族的教育转向第66-68页
  (二) 清末民初王氏教育观的转向第68-71页
  (三) 清末民初王氏教育实践和知识结构的转变第71-76页
结语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84-85页
附录第85-90页
后记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教师知识的高师数学系师范课程研究
下一篇:联合国三次人类环境会议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