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6页 |
一、环境问题概述 | 第7-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三、本文的切入点及思路 | 第14-16页 |
第一章 1972 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 | 第16-25页 |
第一节 会议召开的背景 | 第16-20页 |
一、严重的环境问题——20 世纪50、60 年代的公害事件 | 第16-17页 |
二、环保思想的启蒙 | 第17-18页 |
三、非政府组织的活动 | 第18-19页 |
四、会议召开的直接原因 | 第19-20页 |
第二节 会上的斗争和成果 | 第20-23页 |
一、会议的召开及会上的斗争 | 第20页 |
二、会议的成果 | 第20-23页 |
第三节 会议的影响 | 第23-25页 |
一、会议的积极影响 | 第23页 |
二、会议的不足之处 | 第23-25页 |
第二章 1992 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 第25-38页 |
第一节 1972 年会议后的国际环境状况 | 第25-31页 |
一、1972 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落实状况 | 第25-27页 |
二、现实存在的环境问题 | 第27-28页 |
三、第二次环保主义高潮 | 第28-29页 |
四、有利的国际政治环境 | 第29页 |
五、会议召开的直接原因 | 第29-31页 |
第二节 会议的召开和成果 | 第31-35页 |
一、会议的召开 | 第31-32页 |
二、会议的成果 | 第32-35页 |
第三节 会议的作用 | 第35-38页 |
一、会议的进步之处 | 第35-36页 |
二、会议的不足之处 | 第36-38页 |
第三章 2002 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 | 第38-44页 |
第一节 1992 年会议后的国际环境状况 | 第38-40页 |
一、1992 年会议成果的贯彻情况 | 第38-39页 |
二、现实状况 | 第39-40页 |
第二节 会议的举行和贡献 | 第40-42页 |
一、会议的举行 | 第40-41页 |
二、取得的成果 | 第41-42页 |
第三节 会议的影响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对三次会议的初步比较分析 | 第44-52页 |
一、三次会议的不同之处 | 第44-47页 |
二、三次会议的相同之处 | 第47-50页 |
三、三次人类环境会议对中国的启迪 | 第50-52页 |
结束语 | 第52-55页 |
注释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后记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