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普通中学优等生心理问题分析与纠正策略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前言第8-16页
 (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理论基础和意义第9-12页
  1、研究的目的第9-10页
  2、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0-11页
  3、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二) 文献综述第12-15页
  1、优等生的定义第12页
  2、心理问题的定义第12页
  3、心理健康教育第12-13页
  4、我国在这方面已进行的工作情况第13-14页
  5、国外研究的成果和现状第14-15页
 (三)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研究的被试与取样第15页
  2、研究的方法第15-16页
一、当前普通中学优等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第16-25页
 (一) 数据的分析第16-18页
  1、人际关系问题是困扰优等生最严重的问题第16-17页
  2、学习问题是优等生心理困扰的第二大问题第17页
  3、如何正确评价自我是困扰优等生心理的较为严重的问题第17-18页
  4、情感问题也是困扰优等生心理的问题第18页
  5、优等生的社会适应、人生观方面的心理困扰第18页
 (二) 普通中学优等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第18-23页
  1、一般心理问题第19-21页
  2、心理障碍第21-23页
 (三) 行为表现第23-25页
  1、畏缩行为第23-24页
  2、固执行为第24页
  3、逆反行为第24页
  4、攻击行为第24页
  5、倒退行为第24-25页
二、普通中学优等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第25-32页
 (一) 学校教育方面的因素第25-28页
  1、应试教育的恶果第25-26页
  2、心理健康教育薄弱第26-27页
  3、普通中学教师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第27-28页
 (二) 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第28-29页
  1、过高期望,强行塑造第28页
  2、宠爱有加,保护过度第28-29页
  3、教育失当,动辄责骂第29页
 (三) 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第29-31页
  1、社会用人机制不健全第29-30页
  2、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第30页
  3、社会支持系统缺乏第30-31页
 (四) 自身生理和心理因素第31-32页
  1、身体发育高峰期缺乏心理准备第31页
  2、身心发展不平衡导致心理问题第31-32页
三、普通中学优等生心理问题的纠正策略第32-46页
 (一) 在普通中学构建系统的教育内容第32-35页
  1、挫折教育第32-33页
  2、自我意识发展指导第33页
  3、人际关系指导第33-34页
  4、考试心理指导第34-35页
 (二) 对优等生的教育遵循正确的教育原则第35-38页
  1、针对性原则第35页
  2、发展性原则第35-36页
  3、活动性原则第36页
  4、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第36-37页
  5、协同教育原则第37页
  6、心育与德育相结合的原则第37-38页
 (三) 对优等生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第38-41页
  1、注意心理效应,提高教育效果第38-39页
  2、讲究教育机智和艺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第39-40页
  3、进行心理干预,矫正心理问题第40-41页
 (四) 拓展多维的教育途径第41-43页
  1、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第41-42页
  2、引导家长搞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第42页
  3、建立健全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系统第42-43页
 (五)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第43-46页
  1、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第43-44页
  2、构筑宽松、和睦、温馨的生活乐园第44-45页
  3、创造健康向上、风气良好的社会环境第45-46页
结语第46-47页
 1、研究的结论第46页
 2、研究的局限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附录第49-55页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55-56页
后记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学校因素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文化路径研究--以江阴高级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