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背景下离散制造业负库存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论文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 ·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 | 第11-13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论文相关理论综述 | 第15-31页 |
| ·离散制造业及ERP | 第15-21页 |
| ·离散型制造 | 第15-18页 |
| ·制造企业信息化 | 第18-19页 |
| ·离散制造业ERP | 第19-20页 |
| ·ERP中的物流控制 | 第20-21页 |
| ·离散制造业存货成本核算理论综述 | 第21-31页 |
| ·存货概述 | 第21-23页 |
| ·制造业存货的种类和范围 | 第23-24页 |
| ·存货的管理 | 第24-25页 |
| ·存货数量核算 | 第25页 |
| ·制造业企业存货信息核算基本流程 | 第25-26页 |
| ·存货成本计价方法 | 第26-31页 |
| 第三章 ERP环境下的负库存问题分析 | 第31-41页 |
| ·离散型制造业负库存 | 第31-33页 |
| ·负库存 | 第31-32页 |
| ·负库存与缺货 | 第32-33页 |
| ·正常库存事务流程因便捷操作引起的负库存 | 第33-36页 |
| ·出库信息提前型 | 第34页 |
| ·入库信息滞后型 | 第34-35页 |
| ·便捷操作引起的负库存分析 | 第35-36页 |
| ·各种人为操作错误引起的负库存 | 第36-38页 |
| ·条码错误 | 第36-37页 |
| ·验收入库错误 | 第37页 |
| ·出库错误 | 第37页 |
| ·分属不同供应商的物品摆放或领用混乱 | 第37-38页 |
| ·盘点差错 | 第38页 |
| ·其他因素引起的负库存 | 第38页 |
| ·负库存问题分析 | 第38-41页 |
| 第四章 基于移动加权平均算法的负库存成本核算研究 | 第41-67页 |
| ·负库存对移动加权平均算法的影响 | 第41-47页 |
| ·入库单价等于入库前存货均价 | 第42页 |
| ·入库单价相对下降 | 第42页 |
| ·入库数量抵消原负库存量,入库单价相对下降 | 第42-43页 |
| ·入库数量相对增加,入库单价相对下降 | 第43页 |
| ·出入库事件相反时对比 | 第43-44页 |
| ·入库数量相对下降,入库单价相对上涨 | 第44-45页 |
| ·入库数量相对下降,入库单价相对下降 | 第45页 |
| ·将入库数量相对下降的两种库存事务效果放大 | 第45-46页 |
| ·入库数量无法抵消原负库存量 | 第46-47页 |
| ·负库存条件下的成本偏差 | 第47-51页 |
| ·非负库存影响下的存货成本分布 | 第51-55页 |
| ·负库存成本偏差的原因 | 第55页 |
| ·成本偏差解决方法 | 第55-67页 |
| ·改进的成本核算算法 | 第56-64页 |
| ·偏差值的意义 | 第64页 |
| ·库存金额平衡 | 第64-67页 |
| 第五章 离散制造业成本价值链中的负库存分析 | 第67-75页 |
| ·成本价值链 | 第67页 |
| ·成本价值链中的存货成本 | 第67-68页 |
| ·延迟付款模式下产生的负库存 | 第68-71页 |
| ·成本价值链体系下的负库存管理 | 第71-75页 |
| ·负库存产生条件 | 第71页 |
| ·负库存产生的方式 | 第71页 |
| ·负库存临界点 | 第71-72页 |
| ·负库存期限 | 第72页 |
| ·负库存批次 | 第72页 |
| ·其他附加条件 | 第72页 |
| ·管理思想冲突 | 第72-75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 ·总结 | 第75页 |
| ·展望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 附录1 负库存影响下的库存均价分布表1 | 第85-86页 |
| 附录2 负库存影响下的库存均价分布表2 | 第86-87页 |
| 附录3 负库存影响下的库存均价分布表3 | 第87-88页 |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