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各体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论文--诗歌论文

体裁诗学:历时之轴与共时之轴的交汇--以巴赫金的体裁理论为例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绪论第8-14页
第一章 体裁的诱惑第14-28页
 第一节 体裁与分类第14-21页
  一、何谓体裁?第14-17页
  二、体裁的分类:突出与遮蔽第17-21页
  三、超越分类第21页
 第二节 体裁的发现:对形式主义的批判第21-24页
 第三节 巴赫金“体裁诗学”的建构第24-28页
  一、体裁社会学维度第24-25页
  二、历史诗学维度第25-26页
  三、“言语体裁”维度第26页
  四、世界模式问题第26-27页
  五、巴赫金对传统体裁理论的超越第27-28页
第二章 历史之维:体裁的自我意识及创造性记忆第28-40页
 第一节 体裁溯源与“历史意识”第28-31页
 第二节 创造性的记忆:互文性与体裁第31-35页
  一、历史嵌入体裁的一种形式:互文性第31-32页
  二、一个生动的比方:体裁的“创造性记忆”第32-35页
 第三节 史诗与小说第35-40页
第三章 体裁诗学:共时性结构第40-56页
 第一节 体裁的对话第40-43页
 第二节 体裁与语言第43-46页
  一、言语体裁:社会历史到言语历史的传送带第44页
  二、多语和杂语现象第44-46页
 第三节 寻找意识形态与体裁的契合点第46-49页
 第四节 体裁与作者、读者第49-53页
 第五节 体裁与狂欢化第53-56页
第四章 体裁的百科全书:小说第56-64页
 第一节 小说之魅第56-58页
 第二节 狂欢化:小说的艺术之刀第58-64页
  一、狂欢化与“小说性”第58-59页
  二、民间诙谐文化的渗透第59-60页
  三、“笑”的创造力量第60-64页
第五章 结论:体裁视野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一、巴赫金著作中文译本第66页
 二、传记第66页
 三、国内巴赫金研究专著第66页
 四、巴赫金研究综述第66-67页
 五、巴赫金体裁相关的研究论文第67-69页
 六、相关的参考书目第69-70页
 七、学位论文第70-71页
 八、外文参考文献第71-72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2-74页
致谢第74-76页
个人简历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形式的谱系--论卢卡奇文学形式观的嬗变
下一篇:功能主义视角下的“信达雅”